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潜力和未来发展的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各级各部门当牢固树立“大人才观”,破立并举让青年科技人才“出彩”。
破除“广泛撒网”,立足“需求匹配”,实现人才发展“双向奔赴”。青年科技人才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加入“战场”不能盲目跟风、随波逐流,关键在于以“需求”定位引才方向。《若干措施》强调,要坚持党对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对于各级各部门,一方面,摸清自身“家底”。坚持因地制宜,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瓶颈”,厘清发展现状,掌握人才“库存量”和“需求量”;另一方面,把准人才“需求”。建立完善顶层设计,探索建立项目引才、异地用才等多元化柔性引才机制,将各类青年科技人才聚集起来“为我所用”。
破除“墨守成规”,立足“精细育才”,厚植人才培育“一方沃土”。“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若干措施》明确,制定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加强青年科技人才专业技术培训。对于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人才能力、素养、岗位特点分别分类定制培育方案,既注重书本课堂也重视一线实践“主战场”,既要跟进理论学习也要安排岗位轮岗历练,让培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多些“精准施策”少些“蜻蜓点水”,依托各级实训基地、职业院校搭建人才培养平台,通过走出去现场取经,把专家等请进来传授经验等方式,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等各方面青年科技人才。
破除“论资排辈”,立足“人岗匹配”,激活人才使用“一池春水”。人尽其才、百事俱举。细览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就,背后几乎都有一群青年的身影:“嫦娥团队”“天问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平均年龄都在30-40岁之间,适时合理用才才能将人才作用发挥最大化。《若干措施》明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对于各级各部门,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好钢用在刀刃上”,既要用人之长,因事择人、因才用人,又要容人之短,对其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把青年科技人才用在最合适的岗位,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破除“后顾之忧”,立足“真诚留才”,营造人才服务“一片赤诚”。城市有“温度”,人才有“热度”。“抢人”不如“留人”,留人关键在于“留心”。唯有用真心、动真情、出真招,从物质保障、服务暖心、精神激励三个角度同时发力,才能让青年科技人才真正留得住、沉得下。《若干措施》要求,要加大青年科技人才生活服务保障力度。对于各级各部门,要把提升服务、优化环境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抓,认真履行“店小二”职责,完善专家人才联系机制,走访了解服务事项、咨询解答相关政策、倾听收集各类诉求,积极为青年科技人才解决住房、就医、社保、子女就学等问题,提供多元化、精准化、个性化的周到服务。(作者: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