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教授,您看这麸皮配比对吗?”“对,就是8%,但是过磷酸钙不能超过1%,这猴头菇对生长环境要求特别高。大棚环境要保持通风,同时注意保温。”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的副教授凌侠,正在乌审旗嘎鲁图镇达布察克村示范基地给猴头菇示范种植户“补课”。
走进示范基地菇棚内,一朵朵白色菌菇,形似金丝猴头,错落有致地“爬”在菌棒上。
“通过构建以灌木柳木屑为培养基质栽培猴头菇的食用菌产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加快沙生植物资源的产业化利用及食用菌的规模化生产。”凌侠说,如今在示范基地栽培的30000余袋猴头菇,已初见成效。以沙柳平茬木屑为培养基质栽培猴头菇项目,是乌审旗博士工作站近期在毛乌素沙地中实施的一个项目。
乌审旗,是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的“主战场”,70多年来,历经几代人的“绿色接力”,全旗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就,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实现了“双缩减”。
1983年10月,乌审旗毛乌素沙地开发整治研究中心成立,主要承担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与合理利用的研究,是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与合理利用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新发明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2023年,乌审旗毛乌素沙地开发整治研究中心“提档升级”成了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中心,同年6月,乌审旗在毛乌素沙地腹部建起了首个博士工作站。
内蒙古林科院的“80后”博士张雷是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中心的一员,已经在毛乌素沙地从事科研工作十余年,如今乌审旗建起了博士工作站,张雷被第一时间吸纳进了博士工作站,因为多年的经验和成熟的科研成果,让张雷一进工作站就成为了骨干力量。
“张博士,我们治沙干了这么多年,种了这么多树,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这么高了,你说哪种技术、哪种模式更好啊?我们下一步好接着用!”2014年秋,在一次与乌审旗治沙站工作人员开展“沙地生态修复”重大项目的野外调研时,工作人员这样问张雷。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让张雷顿时语塞。
夕阳西下,张雷看着这些皮肤黝黑的林草一线人员,一晚上没睡着,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林草科研人员,应该不能让一线人员蛮干,应该让他们事半功倍,开展科技攻关,使林草植被提质增效、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这之后,张雷和他所在的团队进行了长期的摸索,10年间,他们对毛乌素沙地进行了全域踏查,在乌兰陶勒盖治沙站开始了漫长的监测试验工作。春天吹的满头都是沙,夏天晒得掉皮,秋天蚊子直“扑人”,冬天自己烧炉子取暖,有时候胡子一个月不刮,每年吃住在治沙站80天以上。“张博士,都成了‘苦博士’了,就你这股吃苦的劲儿,咱们就没有治不了的沙,更没有回答不了的问题”,治沙站的工作人员经常跟张雷这样打趣。
10年来,张雷与团队通过布设土壤水分监测管229根、气象站2套、土壤水分监测系统7套、树干液流仪3套等仪器,慢慢收集了沙区的水土气生数据,找到了科技攻关的缝隙,获得了林草植被提质增效和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手数据,创新性的提出了微生物—土壤—结皮—植被建植等多技术集成、功能协同的退化沙地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体系,为新时代下毛乌素沙地治理提出了可行性论证。
“90后”的白慧敏作为乌审旗博士工作站的“新细胞”,延续了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坚持深耕于毛乌素沙地,一边在沙里搞科研,一边在农牧民的田间林地做试验,在发展灌木平茬复壮上下功夫,寻求治沙与致富同行的突破口。
在克服了种种困难,攻关了重重技术壁垒后,她与团队确立了“专家科技服务+农牧户+企业”的发展模式,就是农牧户将平茬灌木进行平茬,再由当地生物质颗粒厂等相关企业进行回收,而后做成灌木饲料、有机质堆肥、结构板材等产品,博士工作站则负责全程技术指导。同时,乌审旗博士工作站还积极鼓励和引导农牧民以及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生态农牧业等业态,走出了一条“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的新型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之路。
目前,乌审旗博士工作站已引进25个博士和43名专家教授,重点围绕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林沙产业循环发展等方面,进行科研项目实施、乡村实用人才培育等产学研合作,为全旗“农牧林草水”领域注入了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