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怎么用 摄像机使用方法【详解】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04 13:54

  摘要:当前,购买数码摄像机的朋友是越来越多,可是会正确使用数码摄像机的朋友却不算太多,许多人在使用过程中的错误方法无形中影响了机器的使用寿命,给朋友们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如何正确使用数码摄像机,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摄像机怎么用】摄像机的使用方法详解 数码摄像机使用十大禁忌

  ★一、拍摄前的准备

  为了保证摄像任务的完成,在每次摄像前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出外景拍摄,更要认真检查机器是否正常,附件是否齐备。下图是一套新闻拍摄设备,当然实际使用时,按需要选择,不一定如此齐全。

  

  

  摄像机 及操作方法(详细)摄像机及操作方法(详细)摄像机及操作方法(详细)摄像机及操作方法(详细)摄像机及操作方法(详细)

  1. 摄像机电源。

  在拍摄新闻或其他外景时,一般要使用直流电池作电源。拍摄前应把所需电池充好电,并多带几块备用。

  按说明书二块 NP-1B 电池 M3A 摄像机可工作一小时,一块 NP-1B 电池可供 DXC-537 工作一小时,但有时由于电池使用时间长,蓄电能力下降,可能不会用太久,要根据经验,做好准备,较远的地方拍摄应带上充电器。室内拍摄,时间较长,位置又可固定不动,可用交流供电。

  当电池不足时,寻像器上的 “ BATTRY ”会闪烁告警。当继续使用到低于一定值时会自动关机。

  2. 话筒:

  有时在拍摄新闻节目或课堂实况录像情况下,需要同期录音,就要使用话筒。

  摄像机与被摄对象较近的情况下,话筒可以直接安装在摄像机上。

  话筒也可以由采访者拿在手中,为了便于活动,需要一根长电缆线(话筒线)。要注意话筒的位置。如果是会议或课堂实况,话筒也可固定在被摄人物前,这时需要支话筒支架。

  有些摄像机机内没有话筒电源,如 M3A ,这时必须用话筒电池,原装的 C-74 话筒电池较贵,可用钮扣电池代替。注意安装时,不要让弹簧与正极接触。打开话筒开关,红灯亮一下,说明正常,否则要重新安装。

  现在有的摄像机内有内藏话筒,也可以外接话筒,并且有话筒电源,使用时较方便,只要把话筒电源开关打开即可。

  3. 摄像机电缆。

  连接摄像机和录像机的多芯电缆有 14 芯, 26 芯等,不要忘带,最好能检查完好。用视频线、音频线连接,则用手动控制录像机的启停。

  4. 三脚架。

  在教学片或其他专题片拍摄中,最好使用三脚架,这样拍出的图像更平稳。新闻一般不用。要带上与摄像机配套的托板。(三脚架高度的调整,水平的调整,水平、垂直转动的锁扣)

  5. 录像机及磁带。

  录像机也需要电池,要准备充分。磁带要够用。并注意检查是否带防抹安全帽。如果无安全帽,则录像机不记录。最好在出发前试录一下。

  6. 彩色监示器。

  为了保证拍摄画面色彩的正确,有时需带上一个便携小监示器,以检查录制的效果(如《爱的奉献》中夜景)。一般情况下可不用。

  7. 照明设备。

  新闻灯有直流供电和交流供电两种。直流供电时间短,交流供电的使用起来不方便,需要用电缆盘。注意电缆盘上的插头最好是活动的,以防有些插座插不下去。

  行前应检查新闻灯管是否损坏,如到远的地方,应带上几支备用灯管及保险丝、电工工具。

  注意不要把电源接错,打灯时按顺序开关,开启时不要对着人。

  ★二、调整

  (一)摄像机的调整

  用电缆线把摄像机与其他设备连接好,并装好电池,或连接好交流结合器。然后打开摄像机的电源开关,拿下镜头盖, 10 秒钟预热后(管式摄像机)再把预热开关打开,这时寻像器上会出现图像,可以对摄像机进行以下调整工作:

  1. 聚焦的调整:(前聚焦和后聚焦调整)

  为了确保摄像机在变焦过程中,从广角到摄远之间,均能使景物的图像清晰,需要对镜头的焦点进行调整。

  有时会发现,前聚焦调节清晰了,可当拉开之后,景物又变得模糊了。这时就需要调整后聚焦。调整后聚焦的步骤如下:

  1 )西门子星卡放于是 5 米远(或用其他物体)

  2 )光圈开至最大。

  3 )松开后聚焦环紧固螺丝。

  4 )先把镜头推成长焦,调整前聚焦环,使图像清晰。

  5 )把镜头拉开到最短焦距(广角位置),调整后聚焦环,使图像最清晰。反复调整 2-3 次,直到镜头在长焦和短焦时图像都清晰为止,最后锁定后聚焦环螺丝。

  后聚焦调整好后,不换镜头,一般不必重新调整。作用时兴需调整前距焦环,使图像清晰就行。采用 “特写聚焦法”,即推成特写用聚焦环调节清晰后,拉开并至其他景别时图像仍然清晰。

  2. 选择滤色片。

  摄像机中设置了多种滤色片,以适应不同色温的光线条件。一般都可以从转盘附近的机身上找到滤色片所对应的色温条件。

  如: 1 号 32000K 用于室内灯光条件;

  2 号 56000K+1/4ND 用于晴天日光, ND 为中性滤光片透光率为 1/4 ;

  3 号 56000K 用于阴天条件;

  4 号 56000K+1/16ND

  色温片的作用是把不同光源的色温转变为 32000K ,满足摄像机白平衡调整的要求。

  选择滤色片要根据光线的情况及时调整。否则图像的白平衡调整可能就不能进行,使图像出现偏色。

  在室内情况下,如果不用 3200K 新闻灯,而是自然光线或者是日光灯则应选择 3 号,否则白平衡调不好。但有时室内过于黑暗时 , 在 2 或 3 出现“ LOW light ”的告警指示,这时也可放在 1 号位置调整,以提高信号质量。

  3. 调整黑、白平衡。

  选择了合适的滤色镜之后,就可以进行黑、白平衡的调整了。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在拍摄黑、白物体时,使三路基色电平相同,电视荧光屏上重现出正确的白色。同时,白平衡调好后,其它的颜色也就能得到准确的还原, Y=0.3R+0.59G+0.11B

  方法如下:

  1 )首先找一个白色物体作为调整的标准。可用标准调整卡,或其他白色物体,不要用掺有蓝色荧光粉的白纸或物体作标准。为了保持一部片子色调一致,最好始终用同一白色物体作标准。

  2 )白卡置于被摄物的位置处,并注意不出现反光点。

  3 )摄像机对准白色物聚焦,并使白色充满画面。

  4 )搬动一下自动白平衡调整开关钮自动调节开始,约 2-3 秒钟,寻像器上出现“ WHITE OK ”表明白平衡调好。如果出现“ NG ”表示未调好。会出现一些提示信息。可能原因有光线太暗,或者物体不合适,或者滤色片选择不对。

  在调整前还应检查把白平衡选择开关( BRRS/AUTO/PRESET )置于自动( AUTO )位置,当这个开关置于预置( PRESET )位置时,不用调整。机器本身已设置好,是按 3200K 的色温条件。一般用于在来不及调整,并且用 3200K 新闻灯的情况。在室外也可用这一位置,滤色片要置于 5600K 位置,偏色也不大。

  5 )把开关拨向相反的位置(向下)自动黑平衡就开始工作,此时光圈先自动关上,然后电路再对黑平衡进行高速几秒钟后,寻像器上出现“ BLACTK OK ”字样,表示黑平衡调好,并存入记忆电路,注意光圈的方式要处于“自动”位置(否则无法调黑平衡)。

  6 )通常黑平衡调节会影响白平衡状态所以调完黑平衡后,应再调一产次白平衡。即白→黑→白平衡。有时也可以省去第一次白平衡,直接先调黑平衡,再调白平衡。

  黑白平衡的调整也可由摄像机控制器 CCU 来调节,分为“预置”“自动”“手动”三档,手动调节黑白平衡可使画面偏色,以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

  自动黑白平衡的调节数据,可以记忆一段时间,所以在拍摄条件不变,两次拍摄间隙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再调整。

  但如果变换拍摄场所,(如由室内到室外),则需重新选择滤色片并调整黑白平衡。

  有时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白平衡故意调偏,也可以通过改变滤色片来实现,如为了使拍摄出来的图像色调偏红(暖色),可以先在 1 号位置( 32000K )调整好白平衡,然后滤色片拨至 3 号位置,这时画面就会偏红(为什么?)反之如果在 3 号位置调好白平衡后,再把滤色片拨至 1 号位置,则画面就会偏蓝。

  注意:

  1 )白平衡调整时 , 选择方式开关应在“自动”位置。

  2 )可以利用“预置”白平衡,但要选择相应滤色片。

  3 )每换一光线条件要重调白平衡。

  4 )利用白平衡故意偏色可获得某种特殊效果。

  4. 调整光圈。

  摄像机的光圈调整有两种方式 “自动”和“手动”,一般情况下,使用“自动”光圈。能够保持合适的进光量,得到规定的输出信号强度。

  有时用自动光圈拍出的图像也不理想,由于自动光圈是根据图像的平均亮度来确定光圈值的,所以当景物反差大时,画面个别区域太亮,这部分的电平超出图像标准 0.7 伏的 15% ,形成“开花”现象。

  如有较亮的物体进入画面时,画面平均亮度增大,导致光圈缩小,使画面中的环境变暗。讲课教师穿太白的衣服时,光圈收缩,使整个背景及人脸部变暗,所以要避免主讲教师穿著太白太亮的、易反光的服装。

  新闻拍摄中,也常遇到逆光拍摄的情况,如坐在窗口前的人,正常拍摄采用自动光圈则人脸部很黑。可在自动光圈基础上,改用手动再加大一档光圈,以提高人脸部的亮度 , 当然这时背景就会一片亮。

  再如画面中主体面积较小又较亮 , 而背景较暗,自动光圈下,光圈按平均亮度测光,光圈开的较大,使被摄主体失去层次。如拍摄月亮,这时最好采用手动光圈调整,保证月亮的层次清晰,天空黑一些也无妨。

  检查光圈是否合适的其他方法有:

  1 )斑纹开关:在寻像器中的图像上亮的部分叠加上斑纹,可根据斑纹的多少来决定光圈的大小。

  2 )视频电平线:寻像器中显示图像电平。

  3 )波形监示器:可显示图像的波形调整光圈,使大部分图像电平在 500mv 左右,个别较亮部分电平不超过 700mv (以清隐电平为基准)。

  4 )用监示器:边看监示器边调整光圈直到图像无开花现象,又不至太暗,图像的层次丰富、清晰为止。

  5. 中心重合调整。

  现代摄像机一般都采用自动中心调整。调整的方法如下:

  1 )用自动中心卡 P53 1-42 。将此中心调整卡置于一定光线下,对准充满画面并聚焦清楚,然后向上拨动一下自动中心开关钮,电路即自动调整,几秒钟后出现“ CENT OK ”字样,表明中心调好,并记忆下来。

  注意在调整过程中,中心卡不能动,摄像机也不要动。另外要一定照度,聚焦要清晰,否则可能调不好。

  2 )用其他代用物调整。注意代用物要有水平、垂直线条,否则可能调整不好,出现“ CENT NG ”,需另换代用物,最终应出现“ CENT OK ”为止。调整不好时会出现边缘的彩色镶边,图像不清晰。

  中心调整仅对于管式摄像机,对三片 CCD 无此项调整。因为片式 CCD 在工厂已作了精确调整。

  6. 增益调整。

  增益调整是指摄像机图像输出信号电平大小调整。一般有 0dB+9dB+18dB 等。这个开关通常应在 0 dB 处,这时图像的信噪比高,清晰度好。

  只有在光线条件不好,出现 “ low light ”指示时,才考虑使用增益开关,置于 +9 dB 或 +18 dB ,但此时图像的信噪比会增大,除非特殊光线情况,一般不用。

  注意增益调节后,最好重调一下黑白平衡。

  7. 总黑台阶电平调整。

  摄像机上一般用“ UP ”“ DOWN ”两个钮来调整。用“ DISP ”显示方式开关,直到寻像器上出现台阶电平“ PESTAL LEVEL ”出现,用“ UP ”或“ DOWN ”调整。用监示器观察调整结果,使图像有适当的对比度。

  用波形监示器调整时,使黑图像电平比清隐电平稍高 35-50mV 。这时可照顾黑暗图像层次,又兼顾了图像的对比度。也能通过 CCU 调节,应注意通过监示器或波形监示器调节适当。

  总黑台阶电平大时,对比度弱,因为这时黑的物体不黑,变成灰色,整个画面象罩上一层雾,层次不清。反之总黑台阶电平减小时,对比度变强。灰暗的物体会变的更暗,反差加大。

  8. 同步锁相调整。

  用于演播室联机情况,需调节摄像机与特技机的 H 相位与 SC 相位。

  其他调整:

  1 )自动黑电平开关( ABL ),用于室外拍摄,当整个图像都很亮,缺少层次时,可把这个开关打开,电路使黑电平降低一些,从而提高对比度。

  2 )电子快门选择开关( CCD 式摄像机) " ,用于拍摄高速物体。重放时在慢放图像更清晰。( 537 清晰度扫描开关,用于拍摄不同场频的监示器)

  在实际正常使用时,有些不必调整。如 ①黑白台阶电平;②光圈;③增益;④同步。需要调整的有①前聚焦;②选择滤色片;③黑白平衡调整;④中心调整。

  工作顺序是: ①开机②调白平衡③调中心④聚焦

  (二)录像机的调整

  由于录像机与摄像机的连接方式不同以及录像机的型号不同,调整的方法会有所不同。从连接方式上看,录像机与摄像机的连接方式有四种:

  ⑴完全摄录一体机。

  ⑵摄像机与后挂式录像机连接。

  ⑶摄像机与台式录像机连接。

  ⑷摄像机与便携式录像机连接。

  这里按照摄像机与便携式录像机连接方式介绍录像机的调整。为保证录制重放的图像质量,首先应检查录像机各种选择开关置于所需位置。如视频输入选择,音频输入选择,制式开关。然后对录像机进行记录调整或重放调整:

  1. 记录调整:

  在插入录像带之前应检查空白带还是已录带,如果是已录带,应检查是否带安全帽,(大 1/2 防抹片),空白带则最好先跑一遍。

  1 )视频记录电平的调整:自动、手动。

  当视频选择开关置于 “自动”位置( AUTO ),视频信号电平被控制在标准电平上,视频电平指针在蓝色刻度的中间位置。

  如需要提高或降低视频电平时,选择开关置于手动位置( MAN ),调整视频电平控制钮( VIDEO LEVEL ),视频电平表的指针摆到调整值。注意不要太高,否则信噪比会变差,太低则对比度降低,图像不清晰。

  2 )音频记录电平的调整:手动、自动。

  正常音频记录时,交将音频选择开关置于手动位置,调整音频电平控制钮( AUDIO LEVEL ),使音频电平表指针不超过 0 dB 。

  在声音太大的现场录音,将音频选择开关置于自动位置以减小失真。

  2. 重放调整:

  1 )噪声调整:如果图像出现噪声带或雪花干扰,可调整跟踪钮( TRACKING ),使图像清晰或使跟踪电平的指针摆到最大( VO-5850 )。

  2 )扭曲调整:如果画面上部出现扭曲,可调整扭曲旋钮( SKEW )校正。

  3 )彩色调整:如画面突然失色或不能正常维持正确的色调,可调整彩色锁相开关( COLOR CLOCK )使其恢复正常。

  ★三、摄录程序

  (一)联接

  1. 外景系统联接。

  用摄象机电缆将摄象机和便携式录象机连接起来 , 摄象机就可遥控录象机的启停 , 这时便携式录象机的视频输入选择开关 , 应达到摄象机( CAMER )位置 ; 也可以用视频线摄象机的视频信号连接到录象机的视频输入接口 , 这时便携式录象机的视频输入选择开关 , 应达到线路( LINE )位置。音频信号有三种方式输入 , 通过摄象机多芯电缆输入的话筒信号 ; 由便携式录象机输入的话筒信号 ; 由便携式录象机输入的线路音频信号。根据情况将录象机的音频输入选择开关分别达到摄象机 / 话筒 / 线路( CAMER/MIC/LINE )不同的位置。

  2. 演播室系统联接。

  将摄象机用多芯电缆与摄象机控制器( CCU )连接起来。

  (二)调整

  接通各设备电源开关,预热十分钟后调整:

  1 、摄像机的各项调整如黑白平衡、中心等。

  2 、演播室内同步调整。

  3 、录像机视、音频电平的调整。

  4 、放入录像带,按下录像机的录像钮,监示器出现录像机的电 -- 电图像。

  (三)正式摄录

  1. 记录控制:

  新闻外景方式下,可遥控录像机:先同时按下录像机的录放钮,这时处于待录状态,再用摄像机上的录像按钮遥控。

  摄像机上录像中 REC 灯亮表示正在记录。对大 1/2 摄录一体机应注意看 REC 是否出现。不然有可能正好操作相反,想录的没录上,没用的录上了。室内台式录象机用手动控制。

  2. 重放检查:

  多芯电缆与便携录像机连接时,可在寻像器检查所录图像,或用监示器检查。

  摄录一体机也可用寻像器检查所录图像。

  室内台式录象机用用监示器检查。

  对于 BETCAM 摄录一体机可用寻象器检查,但不能直接从其录象机上输出视频信号到监视器。需要通过彩色重放结合器输出检查。

  (四)摄像完毕

  1. 关闭摄像机,盖好镜头盖。

  2. 取出磁带,断开电源,取出电池。

  3. 关闭各机电源,系统边线取下。

  ★四、摄像机的操作要领

  为了更好地利用摄像机拍摄出质量优良的画面,摄像人员必须掌握摄像的基本操作要领。

  (一)稳

  拍摄的画面要保持稳定,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如果画面不稳定,就会给人以不安全的感觉,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画面的稳定是对摄像人员的基本要求。操作时一般多为两种方式:支架式和手持式。

  1. 支架式:

  即摄像机固定到摄像机三脚架云台上,摄像师握住摇把和调焦杆,用眼睛贴近寻像器取景构图,以此来进行拍摄的方式。

  拍摄时根据拍摄的要求,或摄像人员的高矮,调节三脚架的高低,以及水平。对运动镜头拍摄时,应预先将云台的锁扣拧松,使摄像机能上下左右摇动。右手握住摇把,靠它牵动摄像机运动进行摇摄。左手调节变焦扣和调焦杆,进行聚焦和变焦工作。

  演播室内使用时通常用摄像机遥控器,遥控器的左把手上有聚焦杆,右把手上有变焦杆,分别由左右手控制。

  利用三脚架拍摄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获得稳定的画面,尤其在使用长焦镜头的情况下,也能得到稳定的画面。因此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要尽量作用三脚架。

  2. 手持式:

  三脚架支撑拍摄优点是很明显的,但每换一个地点就重新上卸机,调整高度及水平非常麻烦,而且有时环境条件不允许使用三脚架,这就需要徒手持机进行拍摄,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画面的稳定呢?

  1 )肩扛的姿势:又可分为站姿和跪姿

  站姿:肩扛摄象机正对被摄物,两脚自然分开,重心在两脚中间。右肩扛着摄像机,右手把在扶手上,并操作电动变焦以及录像机的启停。左手放在聚焦环上进行焦点调节,并作为支撑点;右眼贴近寻像器,观察图像构图。

  以录制时,如果镜头不长,最好屏住气,直到录完一个镜头。尤其在长焦状态时,轻微的呼吸会使画面产生较大晃动。在摇摄时,要事先选好起幅、落幅,并调整好双脚的位置,避免最后失去平衡。在移动拍摄时,步幅要均匀,最好用广角镜头。

  跪姿:单腿或双腿跪立拍摄。摄像机放在肩上,左、右手分工同站姿。通常用于低角度拍摄的场合,如武术表演、体操表演等。

  2 )怀抱姿势:将摄像机用右手抱在胸前,左手穿过镜头下方去握住调焦杆,进行拍摄。这种姿式能使机位更低,用于表现高大或深远的场合。

  各种手持的姿式,其特点是灵活机动,特别适合于拍摄一些新闻节目,或其他来不及摆布的专题节目。缺点就是画面的稳定性差,为此手持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a :可借助物体作支撑物。

  b :掌握好呼吸。

  c :多用广角镜头,少用长焦镜头。

  (二)准

  准包含三层意思; 1. 构图准; 2. 聚焦准; 3. 色彩还原要准。

  1. 构图准。

  取景构图准这是对准的要求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聚焦、光圈、白平衡调整都是硬的标准和有固定程序。而取景构图则不同,自动化程度再高也无法代替摄像人员的取景,实现自动取景。由此可见取景构图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而构图的准又包含很多内容,如:

  1 )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的布局安排(布局)。

  2 )形状、线条、色彩、质感、立体感等构图要素的表现(构图要素)。

  3 )正、侧、斜、背;平、仰、俯、顶拍摄角度高度的选择(机位的选择)。

  4 )远、全、中、近、特各种景别的运用(景别选择)。

  5 )推、拉、摇、移、跟运动镜头的拍摄,及起幅落幅的确定(运动技巧的运用)。

  这些都要做到准确、完美。构图的 “准”能使得画面更好地表现内容,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可以说不管文字稿本如何描述画面,不管分镜头稿本多细致,也不管导演、摄像事先构图多周祥,这一切文字的、想象的不具体的东西,都在摄像师取景构图按动开关后的一段时间内被取景框确定下来,并随着摄像机的运转,真实、具体地记录到磁带上。

  因此拍摄电视节目是整个摄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而取景构图又是摄像中最重要、最主要的部分。

  如何做到构图的准呢?

  1 )了解并掌握构图、用光、拍摄技巧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2 )预演:先从寻像器上进行选景、构图,并运用各种技巧,试演好了再实拍。

  3 )可多选取几种拍摄角度和拍摄技巧从中选取出最理想的画面构图。

  通过多学习、练习,做到又快又准。尤其对于运动镜头中起幅和落幅,要做到一次到位,避免来回调整画面,推、拉、摇、移、跟都是如此。

  2. 聚焦要准。

  拍摄的画面中主体应是清晰的。对于主体运动(水平方向)或距离远近的变化(垂直方向),有时需要跟焦点,即随主体的移动变化而变焦,以保持清晰。聚焦时要赶前不赶后。

  对主、陪体变化的情况,要做好记号,或试验后再拍,做到一次到位,聚焦清晰。

  对有一定景深要求的画面,可采用小光圈、短焦距或远距离拍摄。

  在一般的情况采用 “特写聚焦法”,即在拍摄时,无论是拍摄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都要先把镜头推到焦距最长的位置,调整聚焦环使图像清晰。因为这时的景深短,调出的焦点准确,然后再拉到所需的位置,进行拍摄。

  在拍摄变焦的推镜头时,也应先在长焦时调好聚焦,再回到广角,从广角开始推,这样图像才能整个过程都保持清晰。

  3. 色彩还原准。

  1 )曝光要准:要做到曝光准确,被摄物要有一定的亮度和光比,同时摄像机的光圈和其它控制要适当。

  由于电视摄像系统有一个有限的亮度范围 20 : 1 ,在这个范围之内它们能够接受光线,并且能按光线的相对比例再现出来。

  如果接收的光线不足,图像则产生噪声,如果光线超过最高限度,图像的细部混为一片。如果被摄物的亮度范围合适,就可以用一个恰当的光圈,把这一场景的全部影调范围都包含在光导电(光电转换)的直线范围内,得到全部清晰的图像。

  在实际拍摄时,景物的亮度范围超过摄像管容纳的亮度范围时,就得作出决定,究竟是损失一些阴暗部分的层次呢?还是损失一些光亮部分的层次,还是取折衷值?

  如果我们取阴暗部分的层次,有意舍去一部分亮度细节,可以选取景物暗部曝光,开大光圈进行拍摄。(窗前的人脸)。

  如果我们取光这部分的层次,舍取阴影细节,就缩小光圈来拍摄。(晚上的月亮)。

  如果我们要使景物暗训和亮部全都呈现清晰,就需要控制景物的亮度范围。使之正好适合摄像管的范围,并选取合适的光圈,就能把被摄物的影调层次全部再现出来。(如演播室的布光)。

  总之通过选取适当的光圈和控制被摄景物的亮度范围,使得拍摄的图像符合要求。

  2 )色彩还原要准:

  影响色彩还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景物受到不同色温光线的照射,二是摄像机的白平衡调整及滤色片面的选择。对于前者在摄像时就要靠合理用光,控制色温不用不同色温的光线照明,对后者在拍摄前根据光线条件选择合适的滤色片进行黑白平衡调整 , 当然如果是有意使画面偏色则另当别论。

  (三)匀

  “匀”是指运动镜头的速度要均匀。

  在拍摄过程,运动的速度不要时快时慢,断断续续。起幅、落幅时的加速和减速也应缓慢、均匀。

  如开始动时,应是缓慢起动,为匀加速运动,到一定速度时保持匀速,至落幅时,要慢慢减速,为匀减速。

  推拉时控制好变焦杆,变焦过程中速度均匀。

  摇摄时要控制好,使把手(或机身)的转动速度均匀。

  移、跟时,控制好移动工具作匀速运动。

  (四)平

  “平”是指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不能倾斜。

  在绝大多数的摄像画面中,不是有水平线条就是有垂直线条,如果画面中的这些线条不是歪就是斜,变会给观众造成某种错觉,好象发生了地震似的。这是摄像中的一大忌讳。

  如果是肩扛摄像机操作,应当利用画面中景物的垂直线,站立的人物或水平线条作为参考,校正寻像器边框与这些线条相平等,大体就可以做到 “平”的要求。(演示)。

  如果是使用三脚架拍摄,确保画面地平线的关键是摆平三脚架。一般三脚架上有水平仪,可以调整各支架的高度及云台,使水泡处于中心位置,摄像机的水平就调好了。(演示)。

  另外在拍摄中需注意的问题:

  1 )避免“拉风箱”“刷墙”式的摄像机运动。

  “拉风箱”就是反复使用推拉镜头。

  “刷墙”是指摇摄时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反复摇拍。

  这些也是初学者易犯的错误,这样拍出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毫无目的。也是不成熟的表现。

  2 )多录“ 5 秒钟”

  在起幅之前,落幅之后,应留有 5-10 秒钟的静止画面,以便为编辑时留有预卷的时间。

  在连续记录中的镜头,如果不停录像机,可不必留 5-10 秒钟,留足镜头用的时间就可以,预卷时间可用上一镜头。

  对于运动镜头,起幅多留 5 秒钟还有两个好处:一是便于进行“动与动”“静与静”编辑;二是能选出静止镜头。

  ★五、摄录注意事项

  (一)摄像机与录像机都要在规定的电压、湿度、温度的范围内工作,在防尘、防震、防磁、防腐等环境条件下使用。

  (二)不要把摄像机镜头直接对着强光源和太阳,并避免长时间对着亮度较强的固定物体,以免摄像管局部烧伤, CCD 摄像机除外。

  (三)摄像机平时要保持水平位置。长时间镜头朝上向,会使摄像管中的尘埃落到钯面上,产生斑点。用后应恢复到水平状态。

  (四)摄像机使用完毕要断开电源,关闭光圈,盖好镜头盖,放于便携箱内。

  (五)镜头与磁鼓不能用手摸,镜头只能用镜头纸或麂皮擦抹,磁鼓、磁头只能用麂皮沾酒精、石油醚等沿水平方向清洁。

  (六)摄像机与录像机外壳不能用酒精、苯类溶剂冲洗,只能用干布擦抹。

  (七)摄像机在运输或使用中应避免大的振动,轻拿轻放,尤其三管式摄像机更为重要。

  (八)摄像机与录像机从阴冷处到热处,镜头与磁鼓会凝聚一些露水,不要急于擦抹,或开机工作,要想办法将镜头与磁鼓露水吹干,才能工作。

  录像机有测湿去湿装置,如果机内潮湿,接通电源后,录像机的功能键不起作用,须十几分钟,待露水烘干,才能正常工作。(家用摄录机在冬天从室外到室内易发生此故障。)

  (九)录像时不要经常或长时间使用暂停键,否则容易损坏磁鼓、磁头及磁带。

  家用摄录一体机有 6 分钟自动保护功能,即暂停时间超过 6 分钟,自动停机。为此在课堂实况录制时两台摄像机中都要放上磁带,始终记录,否则信号会因 6 分钟保持而中断。

  3/4 录像机也有 8 分钟的自动保护功能。

  ★六 、数码摄像机使用十大禁忌

  1、注意防潮

  潮湿是摄像机的大敌,高度的潮湿会造成摄像机内部的金属部分生锈,电路部分短路,镜头部分的镜片发霉等,极端情况会在磁鼓表面形成水珠,此时如果放入磁带的话磁带会粘贴在磁鼓上,随着磁鼓的高速旋转而将磁带和机器同时损坏。因此摄像机应随时注意防潮,在存放摄像机的包里最好能放一点防潮剂。冬天将摄像机从寒冷的环境带入温暖的环境里是最好将机器放置30分钟再使用。在海边河边以及雨天使用时应避免机器溅水。

  2、注意防振

  振动会对摄像机的机械部分产生不良影响。现在的数字摄像机机械部分十分精密,有的机械元件厚度不到0.5毫米,而其导柱的定位精度是以微米计算的,因此较强烈的振动有时会造成机械错位,甚至电路板松脱。因此使用时应尽量避免强烈的振动,特别要防止机器摔到地上。

  3、注意防尘

  摄像机的磁鼓都比较小,而且转速高,特别是数字摄像机,其磁鼓转速高达每分钟9000转,这样高的转速,如果磁头遇到机内的灰尘,有时会受到损害;同时,机器里的灰尘会造成磁头的瞬时堵塞而影响拍摄的图像质量。因此摄像机使用时应注意防尘,尽量避免在如风沙天气这样的高灰尘环境下使用。

  4、注意防电击

  咋听起来有点不可思意,摄像机还能被电击?的确如此。摄像机不同于其他家电,要经常地与监视设备如电视,记录设备如录像机进行连接,现在的数字摄像机还经常如计算机的进行连接。如果在连接过程中,所连接的设备漏电,那么在连接的过程中极易将摄像机烧毁,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摄像机报废!因此连接上述设备时最好能在其电源插头拔掉的情况下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数字摄像机不要长时间连续使用

  使用数字摄像机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机器使用时间长了以后机器往往很热,有的地方简直就是发烫,这是由于数字摄像机里拥有大量的数字电路,这些电路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数字机结构紧凑,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过多的热量积累会对电路部分的焊接部分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数字摄像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关掉电源,让机器冷却一下再使用。

  6、注意 防磁

  数码摄像机、录像带都应避免在有强大电磁场的地方操作和保存。太接近磁场强的地方会使摄取的图像变形或变色。

  7、注意防高温

  使用时不要用布等覆盖物盖住数码摄像机,否则将使机器工作时散热不良,内部过度积热而产生故障夏天,数码摄像机放在汽车内时,要注意开门窗或开空调,否则温度容易升到超过50℃,造成机器损坏。

  高温环境里拍摄时间不能太长,每拍几个镜头,就应把数码摄像机拿到通风阴凉的地方降温。在对着高温发热物体拍摄时,不能靠得太近,防止高温辐射能对数码摄像机的伤害。在高温下拍摄时,如果图像出现白色斑点,这是因为CCD(电荷耦合器)数码摄像机在很高温度下使用出现的特性。并非故障,当温度降低后自然会消除。

  8、注意 防结露

  当数码摄像机由温度低的地方移到温度高的地方时,磁鼓和导带机构可能会结露。当结露发生时,有的数码摄像机会出现“HUMID”结露显示,数码摄像机除装取磁带功能正常外,其他功能均不起作用,并有报警声音响起。此时,应该立即停止工作,放到干燥的环境中,待结露完全消除后,方可使用。笔者地处福建,大家也知道南方比较潮湿,使用CANON XL1s一段时间后也出现此问题,后来马上买了一个干燥箱,放了几天结露才消除。

  9、注意 防强光

  尽量避免把数码摄像机镜头直接对着强烈的阳光和其他强光,强光有可能烧毁摄像器件。也不要让数码摄像机的目镜直接对着太阳,目镜透镜能聚集太阳光线而熔化取景镜内部的器件。当拍摄较光亮的物体时,如灯炮,光点将生产垂直拖尾,这也是CCD数码摄像机的特征,不是故障。

  10、注意使用指定电源电池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使用厂家指定的外接电源以及电池以外的供电装置进行供电。特别是市场上销售的一些电池,电瓶,尽管其标称的电压符合摄像机的供电要求,但一些电池刚刚充满时的空载电压很高,在接入摄像机的瞬间极易将机器烧毁。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