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奖,2023第二届中国宁夏(大武口)工业文化摄影大展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13 13:35

2024年4月21日至23日,由中共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委员会、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人民政府、中国摄影网主办的2023第二届中国宁夏(大武口)工业文化摄影大展终审评选工作在宁夏石嘴山大武口区举行。

评审现场

2023第二届中国宁夏(大武口)工业文化摄影大展,分设“工业文化组”和“石嘴山专题组”两个组别,合计限投10件作品,其中“石嘴山专题组”投稿作品内容须结合大展主题,拍摄地域仅限宁夏石嘴山行政地域范围。

大展于2023年12月截稿,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等1243名摄影师,提交的摄影作品10868幅(组),逾2.5万张参赛作品。

截稿后,按10%左右的入选比例,对参赛作品进行了初评,最终有340人共计1253件(2016幅)作品进入第二轮终评。组委会为所有进入终评的参赛作品,统一标准打印输出12寸纸质照片,参与线下终评。最终产生全场大奖1名,金质收藏奖4名,银质收藏奖8名,铜质收藏奖12名,最佳创意奖25名以及优秀奖100名。

大赛拟入展作品及名单于2024年5月6日至12日,在中国摄影网、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文化旅游广电局公众号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公示期间,社会各界和广大摄影人对评选结果进行了有效监督。对于群众反映、举报的个别作品违规情况,评审委员会认真对待,仔细查证。经审议,共取消了6件作品的获奖资格。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交的作品不含EXIF信息,并且在调底期间未提供原图,存在照片真实性的质疑;2、本届大展征集作品均属纪实范畴,被取消作品存在增减场景元素的违反纪实摄影原则的后期痕迹。3、组照中部分作品存在不符合当地民俗风情,有可能引起民族间的误解、不和谐。

现正式公布获奖作品名单,后续将编辑出版《2023第二届中国宁夏(大武口)工业文化摄影大展获奖作品集》,并择机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举办颁奖盛典,同时举行线下展览。

近期,获奖作品将在中国摄影网各媒体矩阵进行线上展览,敬请关注!

附件:2023第二届中国宁夏(大武口)工业文化摄影大展获奖作品名单(点击底部 “阅读原文”查看完整获奖作品)

☝银质收藏奖

▲ 《奇瑞印象》(组照)©郭清华(安徽芜湖)

2018年7月7日拍摄于芜湖市奇瑞汽车制造厂。奇瑞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生产的国有控股企业,1997年1月8日注册成立,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公司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微型车等领域,奇瑞汽车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冠军,成为中国自主品牌中的代表。

▲ 《油龙畅想曲》(组照)©吕美玲(新疆克拉玛依)

拍摄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作业区。

▲ 《海上筑梦》(组照)©邱新生(广东广州)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东起深圳市宝安区鹤洲立交,西至中山市横门枢纽,全长24公里,其中有6.8公里长的沉管隧道,如一条蜿蜒的巨龙跨越伶仃洋。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将彻底改变粤港澳大湾区珠江东西两岸的交通格局,实现深圳和中山两市同步进入“半小时生活交通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发展。

▲ 《高铁之夜》(组照)©王剑英(辽宁沈阳)

作品拍摄于2023年4-10月间,中国铁路沈阳局沈阳动车段在沈阳有沈阳南动车所和沈阳北动车所两个检修基地,运行了一天的高铁动车组晚上都要回到检修所进行检修。在这里高铁机械师们一年365天通宵达旦,按照规程进行精细检修,确保第二天高铁列车在广袤祖国的大地上安全运行,确保广大旅客出行舒适、安全、温馨。

▲ 《绿电惠万家》(组照)©袁宏彦(宁夏银川)

宁夏自然光照和风力资源充足,通过建设“沙戈荒”光伏风电,分布式屋顶光伏、牧光互补等,将塞上的光和风转变成澎湃的绿色电能,点燃百姓绿色生活,不断助力绿色发展。

▲ 《西电东输线》(组照)©张丽梅(甘肃金昌)

拍摄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西电东输线为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已经成为了戈壁滩上的一道风景线。

▲ 《风过贺兰》(组照)©华希良(宁夏石嘴山)

拍摄于石嘴山市平罗县崇岗镇。

2023年5月,当温暖的春风吹拂大地时,往年还处于寂静、萧瑟的贺兰山东麓今春却已早早的热闹起来。

这是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崇岗镇旁的坡地施工现场——贺兰山(石嘴山段)整治区人工促进生态修复项目的14—16标段,人们正在施工机械的帮助下,将一颗颗翠绿的蒙古扁桃、酸枣、柠条、怪柳等幼苗埋进地里,期待茁壮成长,满山覆绿。

栽苗容易,成树之难,只有亲历者方知其艰。贺兰山,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年平均降雨2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缺水、干旱,是所有动植物正常生存的主要挑战。对于在这样的环境埋进土里的幼苗来说,只有浇水,不断地浇水……

6、7月份,正是进入高温酷暑的时段,一辆辆水车在蜿蜒的山坡弯道上艰难地攀爬者,并不时地在车后扬起土尘。远处的人们在忙碌着一边拉着水管,一边在向栽下的幼苗坑内浇水。据说,即使是这样,幼苗一次注水也只能维持3天左右,而整个山坡所有苗木浇灌一次则需要5—6天。为缩短周期,保证存活,人们只有从早上6点到下午6点连续工作,才能勉强接续。

当夕阳的余辉洒向远方,人们相继离去时,寂静的贺兰山坡地和幼苗在水的滋润中涌动着成长的希望与活力。

▲ 《工业遗产——八号泉水泥厂》(组照)©高和平(浙江金华)

摄于石嘴山市工业遗产——八号泉水泥厂。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