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摄像机的发展看家乡新变化
本人参加工作时使用的摄像机。
我的家乡梁河县,是祖国西南边陲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县城。梁河古称南甸,古代都是由南甸宣抚司署的土司管理,这里曾是“西南丝绸古道”的必经之路。
1996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梁河县广播电视局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当时,梁河县是德宏州唯一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多土地少,山多坝子小”是梁河的真实写照,脱贫攻坚是全县的重点工作。在新闻采访中,我重点关注到有的山区群众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缺乏科学种植、养殖技术,而有的农户却因为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没有销路而发愁,这时候,我看到中央电视台“科技30分”栏目有个扶贫专栏,为贫困地区免费提供科技种植、养殖的技术培训,也可以在栏目上为贫困地区的产品作介绍推荐。我立即和节目组联系,并签订了合同,在梁河电视台开设了“科技30分”节目,同时向中央电视台推荐我们的农特产品,可惜的是,栏目组向我反馈说,摄像组拍摄的像素不够,达不到播出要求,要使用更好的摄像机拍摄。
县级媒体过去使用最多的摄像机。
当时,如何拥有一台专业摄像机,拍摄农特产品,帮助老乡们脱贫致富就成了我的心愿。但是,我们县级财政十分困难,就以我当时使用的GP-200摄像机为例,当时的采购价格为1.5万元左右,而我当时月工资才300元,要5年的工资收入才能购买一台,而当时省、州电视台使用的摄像机多数是十几甚至30多万元一台,县上是不可能拿出那么大一笔资金采购摄像机的。
州级媒体过去使用的摄像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中国青年报》举办的新年新梦想征文活动,我就写了一篇《新年新梦想——产业扶贫路上,我希望拥有一台专业摄像机》的文章寄出去了。想不到的是过了段时间,我接到节目组的通知,我的梦想入选了全国十佳梦想,节目组免费邀请我到北京MTV电视频道展现梦想。很可惜,最后我没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而我也没有因此而气馁,在扶贫工作上继续尽自己的努力。
2020年,梁河县如期实现了脱贫摘帽,县融媒体中心也使用上了高清、4K至8K的最新摄像机,在脱贫摘帽的那一天,我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我要收集这20多年来的各种型号摄像机,既是圆我的梦想,也是从新闻工作者的一个角度——从摄像机的发展看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中央电视台过去使用的贝塔磁带摄像机。
说干就干,立即行动。现在,我从全国各地收集了30多台摄像机,有当年我参加工作使用的第一台摄像机型号的机子,到当时我最羡慕的省、州和中央电视台使用的专业摄像机,有使用大磁带和用光碟记录的摄像机,而我也用自己的收入购买了专业的高清摄像机。
如今,我们拥有了更先进、更高档的摄像机,它们能够拍摄出更加清晰、细腻的画面,为观众带来更优质的视觉体验,不仅提升了新闻报道的质量,也反映了家乡在科技和文化方面的进步。
从磁带到蓝光摄像机的演变见证“视界”的进化。
此外,摄像机的发展也见证了家乡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前,我们可能需要克服拍摄环境的困难,但现在,道路更宽敞、建筑产业现代化,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拍摄条件。我们可以用摄像机记录下家乡的城市风貌、新的建设项目以及人们生活的点滴变化。
更重要的是,摄像机的进步也反映了人们对信息传播的更高要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家乡的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通过各种平台获取信息。摄像机的发展进步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用更加生动、多样的方式讲述家乡的故事。
现在使用的高清摄像机性能卓越、画质出众。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家乡的发展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它见证了边疆地区的崛起与变迁。从新闻摄像机的发展更新中,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时间的痕迹,也让我们更加期待未来的发展。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我们将继续用镜头记录家乡变迁的每一个瞬间,为家乡的发展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期待梁河的明天更加灿烂。(张绍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