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启动20亿大单集采 这里面有什么奥秘
2024-06-17 10:12
发布于:湖北省
说起中国移动的业务产品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大概就是“全球通”、“动感地带”及“神州行”了。可有意思的是,移动现在又在强化终端产品方面自有品牌的建设了。
最近,移动终端公司就启动了2024-2025年自有品牌智能摄像头类产品和企宽网通产品的ODM集采。这次集采的总规模达1200万台,总预算约为20亿元(含税)。
在自有品牌终端产品上要豪投20亿大单进行ODM集采,这是什么情况?又预示着什么呢?这个事看来值得聊一下。
做强自有终端品牌已是方向
真要说起来,现在市面上智能摄像头及企宽网通产品的成熟品牌可不少。很多科技、手机以及互联网企业也都有自己的智能摄像头及企宽网通品牌产品。
即便是运营商自身,在其终端产品库里也有各种品牌的智能摄像头及企宽网通产品。
可这次移动没有采购市面上此类商业品牌产品,而是以ODM的方式集采智能摄像头及企宽网通产品,其采购量还不小。这可就有点意思了。
而所谓ODM,其实也就是代工了。简单来说,是让制造商根据品牌方的规格和要求来进行设计和生产产品,然后再交由品牌方负责销售的形式。
这么看来,移动或许是要在智能摄像头及企宽网通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了。当然这也体现了中国移动的品牌自信。也预示着移动要做强、做大自家的自有品牌。
在企业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之后,品牌价值逐渐成为衡量企业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在成功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业务产品品牌后,移动现在也把做大、做强自有终端产品品牌当作一个新发展重点了。
突破“管道”的落脚点
与其他运营商及终端厂商相比,移动在用户规模和渠道布局方面的优势其实已是非常突出的。要这么来看,其实移动不用费心、费力地去打造自有终端产品的,与终端厂商合作就能省心还省力的获得双赢。
可如今,移动却偏偏还是要重点打造自有终端产品与自有终端产品品牌了。这里面显然是有些奥秘的。突破“管道”,做优连接能力或就是一个奥秘之处。
以往,运营商只是卖网、卖通信服务。但用户则需要靠终端产品才能使用网络及通信服务。运营商则像是一个网络“管道”的角色。
但终端产品可是产品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通信业务的承载点。在运营商要转型升级,要提供更优连接能力、提供科技信息赋能服务时,终端与通信业务的融合就很重要。
只有在接触千行百业的客户过程中,才会逐渐了解业务的需求点和未完善之处,从而找到业务与产品能力提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么来看,自己动手亲自打造终端产品则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选项。
而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借助自有终端产品提升自己的产品能力,完善自家产品体系,进而打造更优连接能力则就是一个提升方向。
本次智能摄像头和企宽网通产品的集采看来也是移动突破“管道”,提升连接能力的一次举措与探索。
据说,其智能摄像头类产品的采购总量为800万台。企宽网通产品则主要是面向政企市场的融合网关、企业网关、FTR-B、路由、组网和安全类产品,采购总量或将有为400万台。
从业务比拼到生态链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通信市场容量的见顶,运营商之间竞争也更加激烈起来。仅仅是网络、业务、运营方面的比拼似乎已经有点“卷”不下去了。从产业链、生态链方面去竞争则将成为新的竞争模式。
可在产业链、生态链方面去竞争,自有终端产品及具有影响力的自有终端产品品牌可就是一个绕不开的领域。
在已是国内通信行业NO.1之后再做大做强自有终端产品及品牌,则既有利于引领产业链技术规范,也能加速把最新的通信技术应用、创新业务推向市场走向成熟;还能在“终端-管道-云端”之间实现端到端得服务优化,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更是能在把握数据入口方面获得更多主动权,进一步夯实核心竞争力。
此外,基于规模的价值经营来打造自有终端产品,不仅能提升在产业链方面的议价能力,也将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为用户带来质优价廉的产品。
这样在产业链、生态链方面的竞争,实力越强的运营商则就要变得更有竞争优势,而实力弱的运营商大概会在竞争中变得更加吃力。
据了解,早在3G时代移动就发布了自主研发品牌手机。从2013年到2019年期间,移动连续发布了10余款自研发品牌手机。在5G商用后则率先发布首款自主品牌5G手机先行者X1。此外还有自主品牌平板、路由器、儿童手表等品类。
此后,移动还在不断推出诸如AR/VR、芯片、模组和CPE等与5G业务相关的新型终端设备,以及发布过诸如云手机、云电脑、云XR等超百款云算终端产品。前不久,又发布了AI手机、AI个人算力主机和边缘存储路由器等多款终端产品。
作为让网络技术和用户“握手”的关键一环,终端产品在数字化时代及数字经济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现在移动已在着力提升产品能力、做大做强自有终端产品/品牌,看来今后不仅移动的网会更好用,业务应用会更丰富,业务/终端产品的价格或许也会变得更实惠。
那么,按三大运营商里一贯的“对标”与“跟进”竞争节奏,电信和联通会不会也加速打造自家的自有品牌终端产品呢?这可就很值得一看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