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苹果“烦心事”不断,iPhone创新力减弱、在生成式AI赛道上滞缓、研发十年的电动汽车项目突然搁浅均让外界对苹果充满担忧。而更大的隐忧,则是来自其支柱产业智能手机销量的持续性下滑。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六周,苹果公司在中国的iPhone销量同比下降24%。反之,中国本土手机品牌华为的销售量同比增长64%。iPhone在高端市场来自华为手机的竞争,在中档手机市场又受到来自OPPO、vivo和小米等公司采取的激进定价的挤压。
“随着AI、5G技术的普及以及本土手机品牌对高端市场的开拓越发迫切,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已进入新阶段。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中国本土品牌与苹果在技术创新、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展开全面竞争。”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转变
业内普遍预计,受市场竞争影响,苹果今年全年手机出货量的下降幅度可能达到两位数。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表示,先前2024年iPhone出货的市场共识为2.2亿部—2.25亿部,现在已经开始下修,并向2亿部靠拢。
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国手机品牌发力折叠屏、AI手机市场,在铰链、操作系统等软硬件生态联合创新,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加速冲击。一方面,安卓阵营的手机品牌在技术、设计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提供了与苹果相媲美的产品体验。另一方面,华为强势回归获得市场认可,原本中低端手机“主力军”小米、OPPO、vivo、realme等也在积极抢占高端市场份额,对苹果构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压力。
与此同时,在AI等技术的影响下,中国手机品牌加速“换挡”。许多国内品牌在AI、5G、折叠屏等新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并加强AI生态品牌搭建、渠道和海外市场拓展,提升了整体实力。
“AI技术的引入为手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未来5年,AI对手机行业的影响将堪比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机的历史性跨越,国内厂商要抓住市场机遇。随着苹果销量的持续收缩,国内手机技术创新带来的行业加速提档升级,中国市场格局将再迎来改变。”东华大学客座教授潘俊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手机品牌需要在促销活动和品牌建设之间寻求平衡,过度激进的促销策略并未长久之计,国内品牌应以创新驱动、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从而推动中国手机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果链企业“重开新局”
面临苹果销量和供应链备货的不稳定性,刘春生认为,国内果链企业需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
以立讯精密和蓝思科技为代表的苹果产业链上市公司,意识到掌握主动权的重要性,加码新能源汽车领域。例如,3月5日,立讯精密总投资10亿元的汽车电子产业园项目签约安徽。此外,从果链脱离的欧菲光已从果链企业变为“华链”,为华为等国内品牌手机供应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等,并实现扭亏为盈。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利润越发低微和供应链不稳定之下,苹果供应链企业不掌握主动权更易陷入困境,企业还需掌握自主可控技术,形成知识产权壁垒,实现高附加值生产。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手机产业链企业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应变能力,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加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