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华为概念股持续活跃。机构指出,华为Mate60系列正式上线,屏幕、北斗通信、射频、摄像头、电源管理IC、存储、封测、设备等环节相关厂商有望深度受益。
不难看出,智能手机行业本身是一个长链条产业,其关联了数个千亿级甚至万亿级行业,涉及上下游的制造、配件、芯片、软件开发等。生产一部华为Mate 60 Pro成品手机,需要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这离不开无数上游的间接供应商给予的制造生态链底层支撑。
华为Mate 60 Pro正是产自东莞松山湖,在每年数千万级的产品出货量背后,本质上依靠的是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完整度和协同能力。而作为挺进高端市场的一大驱动要素,华为与产业生态链一众厂商背负了研发创新与突破核心技术等难题,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效能在智能手机迭代升级过程中正被放大,科技创新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蝶变升级。
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加速崛起
8月28日以来,多只华为概念个股连连上涨,其中,东莞A股企业捷荣技术涨幅超95%。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华为相关业务占捷荣技术总体营收的40%左右。有机构分析,捷荣技术作为华为产业链的结构件龙头供应商之一,很有可能在该款产品中获得了较大的份额,具体或涉及散热材料领域的供货。随着华为手机出货量的提升,该公司未来营收有望持续增长。
华为Mate 60 Pro产自东莞松山湖。一位手机产业链人士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一部华为Mate 60 Pro成品手机,拥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除捷荣技术这种直接供应商外,更离不开无数上游间接供应商给予的制造生态链底层支撑。”
上述人士分析称,智能手机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长链条行业,关联数个千亿级甚至万亿级行业,涉及上下游的制造、配件、芯片、软件开发等,都与智能手机行业本身形成唇齿般的深度依靠,其背后考验的是制造产业链完整度和协同能力。
业界人士认为,华为Mate 60 Pro产品问世以及其产业链崛起,并非偶然,而是依托东莞早年引进了诺基亚、三星等手机相关企业落户,随后一系列配套供应商陆续跟进,从而打下了松山湖、长安等手机产业链的扎实基础。
从产业链完整度来看,东莞目前不仅拥有华为、OPPO、vivo三大手机厂商,还汇聚华贝电子、航天电子等大型整机代工企业,生益电子、蓝思科技、长盈精密等一批配套企业也聚集于此,整个智能移动终端集群企业数量超3万家,产业链完备,业态不断丰富。
从目前的发展格局来看,东莞已经形成以整机制造为核心,元器件及模组、电池及周边配件为主要配套的全产业链格局。有数据显示,东莞整机企业产值约占整个集群产值的49%,周边配件、电子元器件及模组、集群电池分别约占24%、22%和5%。东莞智能终端产品约90%以上的元器件都能实现自主配套,行业龙头企业遍布产业链各个领域。
近年来,东莞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加速崛起。2021年,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先进产业集群,形成了3大主要的智能终端产业聚集区:松山湖高新区、长安镇步步高系区域、塘厦镇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反映到数据上,2022年东莞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45万亿元,位居全省第三。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是东莞的万亿级支柱产业,其规上营业收入占全市工业营收的43.26%。
东莞电子信息产业以智能移动终端为主导,智能移动终端集群企业数量超3万家,产业链完备,配套齐全,最高峰一年生产过4亿台手机。在华为系和步步高系的带领下不断丰富业态。OPPO、vivo国内出货量合计超过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中有极强的竞争力。
据了解,华为Mate 60系列首批备货量达数百万台,远超前期产品。此外,华为今年全年的手机出货量目标已由年初的3000万部上调至4000万部。可以说,正是依托东莞庞大的智能终端制造业基础和极其完善产业生态圈,华为MATE 60系列数千万级的产品出货规模才得以获得支撑。
产业协同推动创新要素聚集
据半导体行业观察机构TechInsights拆机后发现,华为MATE 60产品搭载的基本可确定为麒麟9000s芯片,这意味着华为海思麒麟芯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一定程度上结束了手机高端芯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事实上,除了芯片方面,华为MATE 60产品大卖的背后,还有材质、通信以及系统等底层创新构建出的高端手机市场竞争力。
要实现智能手机产品进一步走向高端市场,供应链研发创新以及深度协同尤为重要。无论是对某个单一部件,还是整机的设计研发。
近年来,华为在东莞落子和布局,折射出其打造了一个共赢协同的产业链合作伙伴关系:华为通过龙头效应拉动从上游生产制造商聚集,它们共同背负研发创新与突破核心技术等难题,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效能在产品迭代升级中被放大,同时东莞的智能终端制造产业也在积蓄走向高端市场的技术能力。
2005年,东莞松山湖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设立华为南方工厂,于2009年正式投产;2012年,双方签订投资协议,设立华为终端总部。截至目前,在华为的牵引下,松山湖已引进孵化了大疆创新、云鲸智能、固高科技等众多硬科技企业,东莞已聚集着强大的生产和研发力量,华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都是在东莞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还通过入股等多种合作模式加强产业协同,推动产业链进行技术突破,增强智能终端产业高端部分的竞争力。
例如,华为旗下哈勃投资于2021年参与了东莞天域半导体的天使轮融资,该公司聚焦于碳化硅外延晶片市场的天域半导体,是我国第一家获得汽车质量认证的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供应链企业,目前在国内拥有最多的碳化硅外延炉-CVD,该企业能为华为提供某些领域的新型材料。
华为作为产业协同创新的“领头羊”,也是创新链上的关键一环,其对推动东莞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链价值跃迁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从企业到城市延伸,与之对应的是:立足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底色,东莞多年的转型升级,开启从生产要素驱动城市发展向创新要素驱动发展转变,城市发展逻辑迎来重大变革。在东莞加速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科创生态体系下,将为众多科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科创资源。
目前,东莞正加大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技术创新。2022年,全市R&D投入强度提升至3.54%,居全省第二;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7387家,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华为高端机型回归意味着国内手机行业在竞争态势、产业链布局、换机周期等方面均已发生变化,同时也意味着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各环节需要进一步向高端跃迁。”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认为,东莞未来需要更多地鼓励企业做技术突破,而不仅仅是产值规模方面做大。
林江建议,东莞可以设立产业政策与专项资金用来支持创新要素集聚。“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企业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推动科创产业链上的细分龙头企业向产业链‘堵点’领域提前布局,以科技创新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