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道科技2023年业绩或现“滑坡”,上市两年股价跌超53%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17 04:56

4月16日,金道科技(301279.SZ)跌超16%,最新市值为15.25亿元。上市刚满两年,金道科技的股价已下跌53.19%。

受到新“国九条”的影响,微盘股近两日连续杀跌,市值较小的金道科技也受到波及。除此以外,金道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出现下滑,为全年的业绩蒙上“阴影”。在叉车电动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金道科技被迫转型也遭到不少质疑。

2023年业绩或将遭遇“滑坡”

根据官网介绍,金道科技一直专注于工业车辆变速装置行业,主要从事各类叉车等工业车辆变速箱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2022年4月成功登陆创业板。

深耕叉车变速箱行业多年,金道科技的产品品类齐全、质量可靠,是我国首批进入叉车变速箱领域的民营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少数打入国际知名叉车厂供应链的公司。

凭借自身优势,金道科技已与全球前十叉车厂中的八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与诸多著名叉车整车企业保持稳定合作。主要客户包括杭叉集团、柳工、江淮银联、丰田、三菱重工、斗山叉车、克拉克、现代等。

根据披露,金道科技已经掌握各类叉车变速箱、主减速器、驱动桥、桥箱一体等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已授权有效专利100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外观专利17项,多项产品获得高新技术产品认证。

虽然金道科技的技术实力领先、研发稳步推进,但近些年公司的业绩表现却并不稳定,尤其是2023年净利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2021年至2022年,金道科技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55.20万元、8163.86万元。2023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916万元,同比下降32.58%。如果第四季度没有较大变动,预计金道科技2023年全年的净利润增速也将下滑。

根据披露,金道科技将在2023年4月25日对外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

电动化趋势愈演愈烈,公司被迫转型

自上市伊始,金道科技就一直处在舆论漩涡中。

根据招股书,金道科技IPO募集资金4.5亿元,用于新能源物流传动机械及液力传动变速箱建设、技术研发中心项目。项目达产后,该公司将新增电动叉车变速箱产能8万套/年,新增液力传动变速箱产能6万套/年。

此前有媒体质疑,金道科技匆忙上市募资,其实是为了应对电动变速产品需求增长,传统的变速箱产品下游需求逐步减少,可能面临产能闲置。

在“双碳”目标下,国家的排放政策日趋严格,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电动叉车正在以低能耗、噪声小等优势逐步占领市场,行业电动化的趋势势不可挡。

同时,电动叉车的销量已经超过传统燃油叉车,如果不加速转型,金道科技或将被电动化时代所抛弃。

从2017年开始,金道科技的第一大客户一直都是杭叉集团,对其销售占比从2017年的56.24%上升至2020年的67.92%。

根据杭叉集团2020年年报数据,公司的电动叉车销量达到41.03万台,占总销量的51.27%,首次超过了内燃叉车。在电动叉车领域,杭叉集团的技术研发和投入都走在行业前列。2021年,杭叉集团又发行可转债11.5亿元,拓展6万辆新能源叉车的产能。

第一大客户动作频频,给金道科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金道科技在公告中也提示了相关风险,杭叉集团自行生产或合作生产变速箱可能导致公司订单流失的风险。实际上,在叉车电动化的趋势下,金道科技无法跟上步伐,以及变速箱相关产品单车价值下降等问题才是金道科技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览富财经网注意到,金道科技此前还出现过公司员工的实际生产工时高于标准生产工时的情况。对此,金道科技解释称,为了满足生产需求,公司存在适当延长员工工作时间的情况,从而使得齿轮车间生产人员的日均工作时长大于8小时,按照工时测算的产能利用率超过100%。

也就是说,金道科技是通过延长员工工作时间来提升实际生产工时的,以当时产能利用率123.49%来计算,该公司的生产人员每天需要工作长达10小时。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四十四小时。

信息披露不准确收到监管函

除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金道科技的信息披露也存在缺陷。

2024年3月,金道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的董事长金言荣、总经理金刚强、财务总监林捷、董事会秘书唐伟等人收到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出具的警示函。

据了解,金道科技将前期认定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调整为与资产相关更为准确、合理,该事项导致公司2023年半年报和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分别调减344.49万元和822.9万元。此外,公司还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部分数据进行了更正。

浙江证监局认为,金道科技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对公司相关人员分别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要避免出现疏漏,各上市公司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信批内控制度、提升员工素养、落实责任制、加强对法规的理解和遵循。同时监管层也应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处罚力度,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