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技创新是国资央企发挥“三个作用”的根本,决定着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的有效发挥。加强科技创新是履行央企职责使命的内在要求,是推进能源革命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举措,是支撑和引领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的必由之路。12月22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第四届科技创新大会,总结两年来科技创新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系统部署下一阶段科技创新工作,充分体现了集团党组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战略重视和全局推动。
近年来,集团公司坚持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推出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决定措施,以大项目建设带动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方向路径更加清晰,研发体系持续优化,重大科技成果不断产出,牵头承担国家科研攻关任务位居央企前列,79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8项,中国专利金奖6项,获评国资委三年任期考核“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企业”,为集团“煤电化运”一体化运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动能,也为集团赢来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对照中国式现代化对能源安全的新要求,对照新型工业化赋予能源技术革命的新任务,对照“双碳”目标对能源产业转型的新挑战,对照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新形势,对照集团“煤电化路港航”全产业链跨界创新的新机遇,集团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差距,需要我们迅速贯彻落实本次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紧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紧接国家级研发平台,紧跟集团公司重大项目,勇毅担当,争先实干,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奋力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我们要依托重大项目,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大项目产业链长、带动面广,多年来,集团公司将重大项目与科技创新一体化推进,开创了千万吨矿井绿色高效开发模式,创造了煤电发电效率世界纪录,开拓了我国海上、低风速、高海拔等风电领域,掌握了百万吨级煤制油关键技术,为集团公司产业规模四个“世界第一”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面对国际格局和治理秩序的深刻变革,长周期高强度可持续能源保供的巨大压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机遇挑战,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依托集团特大型煤炭基地、“水风光储”一体化、千万千瓦“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煤制油综合能源集成创新基地、智慧重载铁路、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港口等一批重大项目,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以及依托重大工程场景的首台(套)示范应用项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我们要加强人才建设,激发科技创新的“一池活水”。人类社会从无到有、自古至今,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归根到底所依赖的资源无非就两类,一类是阳光、空气、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另一类是人的智力、体力资源。我们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优秀专家、大国工匠、青年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集团转型发展,通过压担子、给平台、配团队、授放权、优考核,重激励,打造老中青结合的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各级党委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成效纳入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协助帮助科技人才解决实际困难。各类人才要珍惜组织给予的广阔平台和崇高荣誉,全身心投入科技攻关、项目建设,以实际业绩推动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向纵深发展。
我们要弘扬创新文化,永葆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牢记集团公司的企业创业史,牢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大力弘扬实干精神、科学家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发扬“非我不可、非常必要、非干成不行”科技创新精神,以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为突破口,在煤炭、电力、运输、煤制油煤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方面加强研究,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攻关高精尖技术,不到最后不言输,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创造未来能源。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炭供应公司、火力发电公司、风力发电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集团公司资产特点与我国资源禀赋条件最接近,是中国能源产业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在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绿色转型,走好中国式现代化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以本次科技创新大会胜利召开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持续发力、勇于突破,尊重规律、求真务实,奋力创建科技驱动型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领军企业,无愧于“国家能源集团”的金字招牌,无愧于中央企业的职责使命,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欢
迎
关
注
微信公众号:
ChinaEnergy-V
新浪微博:
@国家能源集团之声
国家能源集团传媒中心有限公司
原标题:《【评论】勇担科技创新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