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截至20日,地震已致百余人遇难。
寒冬深夜,地震灾情牵动人心。地震发生后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抢险救援。科技企业表现活跃。截至目前,阿里、腾讯、联想、小米等企业以捐款捐物、参与救援等方式奉献企业资源,展现了企业担当。
救灾公益是公益领域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因灾害的发生常常具有突发性、重大性。社会关注度高、救灾信息迭代快、公众问责心理强等,使得企业参与救灾的公益行为处于高度敏感的环境之中。
如何回应社会期待,体现企业价值,不陷入争议和质疑之中,考验企业智慧。
图:部分科技企业救援捐助行动(截至2023年12月20日)
提升应急救灾议题优先级近年来,在公共卫生和自然灾害事件中,企业正成为参与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一些企业将应急救灾作为企业公益的重要领域。
然而与助农、助教、关怀弱势群体、倡导环境保护等相比,企业对“应急救灾”议题的关注度较低。
在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开展的2022年互联网科技企业社会责任调研的50家中,尚没有一家企业将应急救灾作为社会责任重点议题。
我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20年至2022年,我国每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受灾人数依次为1.38亿人次、1.07亿人次、1.12亿人次。
房屋倒塌、人员失踪伤亡,地震造成的损害尤为突出。2020年至2022年,我国大陆地区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次数分别为20次、20次、27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依次为18亿元、107亿元、224亿元。
自然灾害的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强调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中,企业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提升应急救灾议题在企业社会责任议题中的优先级无疑是第一步。
当前,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很多企业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社会责任议题,但更多聚焦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举措和开展环保公益行动,对极端天气、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害以及企业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缺乏研究。
事实上,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除了目标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外,目标9和目标11同样值得企业关注。前者旨在倡导“建造具备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工业化和推动创新”,后者旨在推动“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这两项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对防灾减灾以及救灾议题有足够的关注。
捐助及时更需制度支撑“多金”似乎是公众对科技企业尤其是互联网科技企业开展公益活动的刻板印象。尽管在过往的应急救灾中,部分互联网科技企业的确出手大方,捐赠千万甚至过亿元善款,但反应迅速、捐赠及时的背后离不开公益制度化建设的整体支撑。
在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2022年调研评价的50家互联网科技企业中,有21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基金会,有6家企业建立了专项公益基金。通常情况下,企业成立公益基金会后,会系统推动公益工作相关的制度建设、工作规划、人员配置、信息披露等,因此,企业基金会的建立是企业公益行动从随机性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重要标志。
在此次地震捐助中,小米、联想、字节跳动、腾讯等企业均是通过企业基金会第一时间开展捐助。从行动类型看,这些企业救助行动包括捐赠现金、捐助物资、参与现场救援等。从善款用途看,既包括购买当前救灾所需要的物资,也包括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的企业将善款定向捐赠给受灾地政府,有的企业捐赠给专业基金会。专项工作、专业平台为企业及时响应救灾需求提供了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救灾只是应对灾害的环节之一,关注灾后重建同样重要。对于关注应急救灾议题的企业来说,除了建立救灾捐赠的制度,更需要开展针对灾害处理的系统研究,比如灾害发生时,捐钱还是捐物更有效?将钱捐给公益组织还是灾区群众?是进行一次性大额捐赠还是根据救灾进展分阶段捐赠?在灾后重建中,可以做些什么?在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方面能做些什么?
理性务实、不凑热闹是开展救灾公益应有的态度,毕竟在过往的救灾事件中,已经发生过救援通道被阻、救援物资积压、“攀比式”捐款等现象,影响了公益救援效率,挤压了公益理性空间。
为增强社会“韧性”贡献专业力量2023年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这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建造具备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和“建设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的目标密切相关。
在企业参与应急救灾的实践中,可口可乐“净水24小时”应急救援机制是一个被业内广泛称道的案例。该机制面向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群众,能够在灾害来袭时快速、有效地调动可口可乐遍布全国的供应链网络,装瓶厂、经销商和零售商可以立即转化为紧急输送赈灾物资的“毛细血管”,与公益伙伴和志愿者一起在24小时内将安全饮用水送至受灾地区。该机制已在全国范围内累计响应320余次灾害救助,并将超过2397万瓶饮用水提供给受灾群众。
对科技企业而言,比参与应急救灾更向前一步的是,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各方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助力增强基础设施和社区运行的韧性。个别企业的尝试为行业作出了有益探索。
数字经济的发展壮大和数字社会的加速构建,使得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等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设施。保障数字基础设施运行的连续性是互联网科技企业助力增强社会韧性的首要方面。因此,企业在建造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和机房等设施时,应充分考虑可能面对的自然灾害风险因素,提高设备设施的容灾能力。阿里巴巴把韧性根植于云计算基础能力中,在设计数据中心时,考虑洪涝、地震、高温、断电等极端工况下的正常运行,确保设备设施防洪排涝、结构抗震设防、供电安全稳定。
互联网科技企业在灾害预警、救灾信息对接和传播等方面具有优势,可以开发满足公众应急避险和参与救灾捐赠的信息产品,为防灾救灾提供技术应对方案。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灾情发生后,中国移动信息技术中心梧桐大数据团队利用梧桐应急平台获取来自国家地震台网的最新灾害信息,迅速完成了震中10公里范围内人员的分布统计,精准识别出震前2小时内共计4,000余名受灾人员分布信息,辅助政府快速实施精准救援。腾讯与四川省地震局合作,于2023年5月12日正式上线四川省官方地震预警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与小程序实现地震预警触达,方便属地居民及时收到精准的地震预警信息,有效应对自然灾害。
在这次地震中,华为、小米、OPPO等手机因接入地震预警系统,为人们及时接收地震预警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