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科技小院,让田野成为授业的课堂、作物成为生动的教材,教书与育人、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就这样被“种”进一片片充满生机的田野。
▲供图/受访者
一个院落、几间农舍,不仅蕴藏着科技创新的巨大能量,更孕育着“三农”的美好未来。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复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24家科技小院,成为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建设县级全覆盖的省区。
科技“高大上”,小院“接地气”。科技小院将农业专业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是农业科研、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让田野成为授业的课堂、作物成为生动的教材,教书与育人、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就这样被“种”进一片片充满生机的田野。
科技小院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带着团队师生走出校园,把课堂和实验室搬到河北曲周的田间地头,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地解决生产实践问题。
今年是科技小院“诞生”的第15个年头。目前,全国科技小院数量达到1048个,覆盖31个省区市。今年7月底,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印发《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确定对68个单位的780个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设,推动科技力量支撑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科技服务。
“小院”虽小,却大有作为
在田间地头读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最近,科技小院频频成为热点,走进越来越多的人的视野。
科技小院是一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研究生培养单位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小院”虽小,却大有作为。2020年以来,科技小院模式7次写入中办、国办与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部委的重要文件。
科技小院是如何诞生的?一切还要从14年前说起。2009年,张福锁率团队来到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
谈到科技小院的创立,张福锁此前接受采访时说,2008年,他的团队每年能发100多篇英文论文,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力。“但也是这一年,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村里的父老乡亲谁读英文?我提出,能不能下去,看看怎么把我们的研究用起来。”
曲周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是典型的浅层咸水型盐渍化低产地区,同时,曲周县与中国农业大学还有深厚的渊源。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农业大学石元春、辛德惠等老一辈科学家来到曲周县,开启了以改土治碱、区域盐碱综合治理为核心的黄淮海战役,将曲周县北部28万亩“盐碱窝”变成米粮川,创造了“曲周经验”。
刚来到曲周时,师生们住在实验站里,离田地较远,跟当地村民下田地的时间总是凑不上。张福锁与团队一商量,“干脆住到村里去”。
“这一住发现效果特别好。老百姓有什么事随时都找你。”张福锁说,村民早上在地里看到叶子被虫子咬了,就摘一片叶子回来,问这是怎么回事。晚上没事,他们也跑到院子里聊天,面对面的交流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就连“科技小院”这个名字,也是村民给起的。“老百姓说,你们搞科技,把科技带到农家了,就叫科技小院行不行。我说太好了,这太接地气了。”张福锁说。
白寨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县设立的第一个科技小院,也是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这里,两棵茂盛的梧桐树诉说着一段往事……
近年来,随着白寨乡周边养殖户的增加,小院的重心转向绿色种养循环模式。而这当中,蛋鸡粪污处理,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来到白寨乡最大的粪污处理企业——沃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还没进门,一股刺鼻的氨味便冲进鼻腔。曾驻扎在沃启科技小院的资源与环境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朱高玄说,这样的味道他闻了将近两年。
刚来企业没多久,朱高玄就发现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槽式发酵升温困难,发酵效率低。如何找到不发酵的原因,最严谨且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入槽取样。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朱高玄说,“整个发酵车间长130米,宽30米,堆上鸡粪发酵物料后,高度近2米。但是为了确定腐熟状态,我必须进入发酵槽里。”朱高玄只能憋一口气,铲一铲子,再憋一口气,铲一铲子,来回五六趟,才能取到所需样品。
通过检测,朱高玄找到了不升温的原因:物料碳氮比低、含水率低、孔隙度低。于是,他立马设计解决方案,添加高碳物料与一定比例的新鲜鸡粪,同时提高翻抛频率。
科技小院给曲周县当地农业带来的变化是实打实的——白寨科技小院通过研究和推广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在增加农户小麦玉米产量的同时,还节约了肥料和机械成本;王庄科技小院带领农民生产优质麦种、生产石磨面粉,大大增加了经营效益和农民收入;后老营科技小院通过研究西瓜嫁接技术、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推动了当地西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小院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又碰撞出新的火花。去年,中国农业大学与一直关注三农发展的互联网平台拼多多积极合作,首次以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的形式推出“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赛,为年轻的技术工作者搭建平台,交流、比拼科研、产业相关创新成果。
“四零”模式让科技之花绽放
十几年过去了,科技小院的模式逐渐成熟,并进行了多次更新和升级,张福锁介绍:最开始,科技小院主要帮扶小农户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这是小院1.0版。脱贫攻坚中,小院增加了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助推产业兴农,升级到2.0版。乡村振兴时代,小院接续和升级脱贫攻坚中的经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是3.0版。
“如今,我们希望老师和学生的工作能全面改变乡村,不仅改变乡村的生产,也改变乡村的生活,改变乡村的人,这个可以称为3.0+。”张福锁说。
▲星火燎原如今,科技小院的星星之火已经呈现燎原之势。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科技小院1048家,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服务覆盖农林牧渔业的59类产业。图为科技小院的学生们在暴雨天采集径流。供图/受访者
科技小院从曲周出发,辐射全国,还正在走向世界。2021年和2022年,科技小院模式连续两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已推广到老挝和非洲多国。据悉,中非科技小院先后为12个非洲国家培养了60多名农学类学生。埃塞俄比亚前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说:“我们非洲就需要数以万计的科技小院。”
“练就兴农本领”“厚植爱农情怀”,在通往曲周王庄科技小院的科技胡同,白色院墙上这几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胡同两侧墙上,还挂着一幅幅农业种植技术科普图,“夏玉米高产高效关键技术”“冬小麦施肥关键技术示意图”……
王庄科技小院建于2011年,这里有5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研究生常驻,其中有2名研二学生,3名研一学生。负责农业生产和科研的3名教师定期前来指导,平时则在离小院不远的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工作。
王庄村是黄淮海平原上典型的小麦玉米种植村落,王庄科技小院建立后,把服务特色定位为小麦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创新与应用,重点是将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向小农户田块转移转化。
“快帮我看看,这麦子叶的尖儿怎么黄了?”5月24日8时,曲周白寨村一位村民急急忙忙赶到白寨科技小院,手里拿着几棵麦子。
科技小院研一学生陈雪把麦子图片发到科技小院师生组成的微信群里,请老师诊断,同时跟着农户去田里仔细排查,最后发现是农户用的农药过期了,小麦出现了药害。
问题得到解决后,这位村民感慨地说,他们从来不说“不会”,总是想办法帮忙解决。“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四零”服务模式,是科技小院的灵魂,也让小院在村民心中一点点积累起口碑。
如今,种地的村民们普遍年龄大,靠经验种地,不愿意改变,怎么办?靠搞活动拉近和村民的距离,再进行科技推广宣传,是科技小院常用的办法。
田间观摩会、农民培训、科技广播、科技种植大赛、科技小院微信公众号推送科技文章和短视频……基于农村和农民实际,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创造出形式多样的农技推广方法。
微信群是学生和村民沟通最简单快捷的方式,有活动先在群里通知。为把村民吸引来,农技推广培训前有时会先放农技推广视频。为了贴合农时,科技小院的农技课堂会在早晨5时30分开课,与农民作息同步。
西槐庄村,位于北京通州区永乐店镇,是北京最偏远的村子之一。前不久,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张晓恬和张岩林,正在西槐庄村的科技小院忙活,为首次尝试“共享菜园”做最后的准备。
到时候,城里的顾客可以通过选择“全托”和“半托”的形式,到村里认领这些由科技小院技术加持的菜园,这将让每亩菜园的产值增加一倍多,达到10万元。
“我们这届就有50多人。大家研一集中学习理论,研二就会根据研究方向被分配到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一年半后再返校。”据张晓恬介绍,她的同学们,有的正在江西种植橙子,有的则在四川研究火龙果,从东三省到云贵高原,从上海崇明到海南三亚。而且,该专业的招生人数从2021年的50人、2022年的60人到今年的100多人,在逐年增加。
科技小院挂牌前,西槐庄村总共一百余户人家,产业单一,只种植萝卜一种传统作物,曾是集体经济薄弱村。当吴林静和宁国法来到村子时,挑战之一就是如何说服五六十岁的村民接受二十多岁的大学生的田间指导。村民们一开始也在心里打鼓:这些大学生理论说得头头是道,但没有种田经验真的可以么?
但农民的淳朴在于,无论他们多么半信半疑,只要在田间看到了真实的收获,就会毫无保留地抛出信任。
吴林静和宁国法引进水肥一体化、熊蜂授粉等先进技术以及樱桃番茄、水果黄瓜、甜糯玉米等优势品种,最终帮助该村在2021年实现集体收入33万元,较上一年翻了三倍。
科技小院在西槐庄村一战成名。2022年5月,西槐庄村科技小院还参加了于云南大理举行的首届“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赛。吴林静宁国法团队带着一年多田间的栉风沐雨寒耕暑耘,与全国30支高校农研战队同场竞技,并最终荣获一等奖。
摸爬滚打于田间地头的科技小院,长期以来都很低调,处于一种“养在小院人未识”的状态。直到去年5月举办的首届“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赛,公众惊异地发现,竟然有30支来自大江南北的高校农研战队同场竞技。令公众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这30支战队背后,还有上千支由大学生组成的科技小院团队正深入于农业农村一线。
点亮“希望的田野”
在全国各地推广科技小院的发展中,浙江的表现尤为亮眼。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批复同意在浙江设立54个科技小院。至此,浙江经过中国农技协批复同意设立的科技小院的数量位居全国之首,高达59个,至今已覆盖浙江10个地级市,联动9所高等院校。浙江萧山芦笋科技小院、余姚茶叶科技小院、婺城稻米科技小院等各种类型的科技小院早已深耕当地农业,经营得红红火火,各有特色。
暑气正盛时分,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山头林间,鸬鸟蜜梨已压低枝头,个大、味甜、多汁的鸬鸟蜜梨能消散不少暑气。作为鸬鸟镇的特色农业产业,具有悠久历史的鸬鸟蜜梨背靠科技小院,让当地村民也能共享发展红利。2020年8月底,浙江余杭蜜梨科技小院举行挂牌仪式,成为在浙江省落地的首家科技小院。
余杭蜜梨科技小院依托院士及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科技团队,聚焦蜜梨新品种研究与改良、土壤提质增效、科学施肥、冷藏保鲜、初级农产品衍生品深加工等一系列科学研究项目,扎根产学合作。
助力实现农业产业兴旺、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治理有效、乡村文化繁荣、乡村美丽宜居,是科技小院成立的初衷。
今年是科技小院“诞生”的第15个年头,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91个县市区旗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从1.0版的精准帮扶模式,发展至2.0版的产业扶贫模式,再升级为3.0版的乡村振兴模式。据不完全统计,15年来,科技小院先后引进创新了284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技术的面积累计5.66亿亩,增收节支累计达700多亿元。
据统计,2019年以来,中办、国办和有关部委文件9次涉及科技小院,明确支持和推动科技小院发展。各地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保障科技小院发展。广西、重庆率先专门发文,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重庆、云南等省(市)涉农院校设立专项优先保证研究生名额并配套项目经费予以支持。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各省级科协累计对科技小院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各级农技协聚焦推动科技小院创新发展,提升其组织能力和服务效能,逐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中国农技协印发《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管理办法》等多个文件,明确科技小院的组织架构、申请流程、管理运行、考核评估及其规范约束,各省农技协因地制宜出台相关规章制度。福建、广西、重庆、江西、湖南、宁夏等地发布了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省级联盟管理办法、科技小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科技小院建设与管理指南团体标准等,为科技小院健康发展注入动力活力。
3.0版科技小院立足新时代,强化党建引领,以产业绿色升级为抓手,培育新农人,增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提升乡村综合治理水平,推动文化和生态振兴全面实现,打造可复制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如今,科技小院的星星之火已经呈现燎原之势。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科技小院1048家,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服务覆盖农林牧渔业的59类产业。
202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科技小院确立为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的典型案例,向全球农业部门推广,为全球农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提供了中国范式和中国智慧。
业内人士分析称,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都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新的更大需求。接地气的科技小院,解决了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科研创新与生产需求脱节、科研人员与农民脱节等问题。未来,科技小院将做大文章,科技小院将有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