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智造”时代,探索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6 14:02

原标题:迎接“智造”时代,探索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强调,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进入本世纪以来,以“智造”为主要特征的制造业数字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来势汹汹、势不可挡。从我国目前的制造业结构来看,众多的中小制造企业是制造业的构成主体。因此,积极推动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于全面推动我国制造业“数字化”革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各类企业转型之路不尽相同

  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一个渐进式的发展演变过程,重点是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产品的前端研发和后端用户服务上,建立以产品为本、客户为中心的智能制造体系,实现从一定“规模”的“定制”向高度个性化、差异化的“个性化定制”转变。

  当前,“中国制造”已走向世界,成为全球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一环,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仍然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的科技含量。积极推动我国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不仅是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大部分是在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开发与实施基础上,致力于企业现有业务模式的优化,最终实现以“智造”为技术特征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

  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展比较迅速的一般是以下两类行业:一类是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精度要求高、交付时效性强等特点的行业,如工业元器件制造业等;另一类是零部件数量多、生产组织复杂的行业,如汽车制造业等。其他行业则相对较慢,如医药制造行业长期以来更关注药物安全性而非成本控制,许多生产制造环节多数还处于初级信息技术应用阶段。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将是一个更富挑战性、竞争更激烈的市场环境。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趋势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将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因此,就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探寻符合自身实际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应以其所处行业性质、业务特点和战略定位,综合评估分析其是否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进行怎样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是当企业需要很高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时,数字化转型升级应成为首选。以海尔为例,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战略转型中,海尔将升级重点放在信息化和自动化升级改造上,做到底层用户数据互联互通,同时打造更加定制化的家电品类,建设互联工厂,以小批量柔性化生产方式应对更加个性化的订单。

  二是当企业需要达到较高的智能化水平但不需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时,那么提升自动化水平和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做法更加切实可行。石油化工、原材料制造和代工生产等行业属于此类范畴。

  三是当企业的业务定位于一个小众市场,且生产流程不需要也难以使用高精尖自动化技术时,数字化转型升级有时并不是最优选择,反而是通过扎实打磨产品定位、做好个性化服务才是他们的最优选择。活跃在这一领域的的企业,它们的产量虽小,但定价高,利润丰厚。

  转型升级先行者优势明显

  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先行者,会在效率、成本,以及创新机会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总体而言,先行者具有两大优势。

  一是能够实现良性循环。先行者在能够实现预期的成本节约和收入增长目标的前提下会陆续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提升其科技创新竞争力。对于后行者而言,若想追赶上先行者,所需投资和付出的代价将有可能成倍增长。

  二是有可能成为后行者的“平台”。先行者创建的基于自身运行的数字化平台,能够与其来自不同的供应商、经销商的设备和软件关联在一起,让不同的供应商、经销商和客户无缝交互。一旦客户专心于使用某一平台,尤其是在提供多种服务、费用递减且用户网络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强烈的“路径依赖”让后行者更换平台难上加难。

  由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先行者有着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并且未来一段时期内,数字经济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所以针对各行业、各领域满足数字化转型升级条件的中小制造企业,应给予政策与行动支持。对于如何支持中小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对中小制造企业的人才培训和技术指导,促进其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是强化区域型、行业型、企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降低转型门槛。

  三是加大对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四是实施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培育行动,发掘发挥企业间的协同放大效益,打造传统产业服务化转型的新生态。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