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装备处处长 张璐璐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多个涉及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的政策性文件,医用耗材精益化管理势在必行。2020年,高值耗材管理纳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要求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各项政策的背后都指向同一个核心命题,即“管控耗材成本,推进合理使用,腾出医保空间”。在此背景下,从医院收入项内化为成本项的医用耗材,开始步入基于成本控制视角的专业化、标准化、数据化管理阶段,向“从数据中要效益”发展。
医用耗材种类繁多,无统一的分类编码,诊疗服务过程中缺少医用耗材之间的一致性评价和卫生技术评价……如何在这些难点中找到突破口,管控好医用耗材,成为医疗机构能否降本增效的关键。纵观医用耗材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有很多节点应该重点关注。其中,准入环节和合理使用环节是两个重点管理方向。
准入:多维评估驱动
每一家医疗机构对于医用耗材管理均有准入流程和制度,但是否做到了科学、公平、公正、公开,非常值得探讨。
新型医用耗材在很多时候改变了医疗行为,也让患者受益良多,然而如何选择医用耗材,是医疗机构面对的难题。医用耗材在全面取消加成之后,成为了医疗机构的成本,医用耗材管理自然离不开成本管控。但是,是不是只要选择价格低的医用耗材就一定可以降低成本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患者在一个完整的诊疗流程中涉及医疗机构的众多运营成本因素,不能只考虑医用耗材这个单一的成本因素。
医疗机构在对一个医用耗材进行准入评估的时候,要发动多个部门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对临床科室的医用耗材需求进行综合评分,评分达标,形成正式的准入需求。招采部门根据评估后的准入需求,结合日常服务要求形成招采文件,完成招采环节,购入既符合临床需求又符合医疗机构运营管理要求的医用耗材产品。
医疗机构的医用耗材准入管理不应该是某一个部门的孤立需求,而应该是基于价值医疗的理念,在多维度卫生技术评估指导下进行。
备货:建标准化组套包
高值耗材,尤其是骨科耗材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在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难度。
首先,骨科耗材的备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耗材的备货方式、数量、具体规格和型号都只能在手术时确定。过去骨科耗材多采用“直采直送”的管理模式,但在政策明确“采用分离”的大环境下,就要求耗材管理部门必须做好临床和供应商的双向协同,明确临床需求,确保产品配送的充足及时。
其次,骨科耗材管理面临较为严重的“数据孤岛”。由于医院系统的多样性,耗材数据分散在手麻、HIS、物流等多个信息系统,无法形成有效的追踪链条,基于数据的成本管控更是无从谈起。
为此,基于成本控制的临床化专科耗材管理思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医院)对骨科耗材管理从“怎么管理、如何备货、怎样评估”等维度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为实现骨科耗材闭环管理以及数据的全链条抓取,北大医院以“手术”为切入点,基于标准化手术,建立医用耗材的标准化组套包。临床发起手术需求申请时会选择相对应的组套包,并推送至医学装备处审核,再由医学装备处推送至供应商,完成耗材订货。在这个过程中,医学装备处更多的是扮演“纽带”的角色,将患者、医生、供应商有序地串联起来,将保障工作前置,降低了因医用耗材配送不及时、配送不准确带来的手术风险,与临床协同推进手术的顺利开展。
目前,北大医院打通了手麻、HIS、医用耗材管理等系统,实现了394种骨科手术、3500多种骨科耗材从订货、验收、术中使用、计费、与供应商结算的全流程闭环管控,并支持医用耗材的扫码自动计费,医用耗材管理系统库存自动消减,在大幅提升医用耗材管理效率的同时,确保了数据获取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数据:赋能精益管理
医院通过对手术申请、备货、验收、使用等供应链管理全过程的综合分析,给出了基于骨科手术数据的指导性建议,为医用耗材精益管理赋能。
赋能安全合规,提升手术安全性。以手术申请单处理环节为例,从数据上看,医院的手术申请单存在部分作废的情况,因为无法及时追溯,有不少手术申请单作废后依然完成了医用耗材的备货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在手术申请单作废的情况下,医院就能够及时对作废单据进行业务截流,通过数据互联与信息技术支撑,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
赋能供应商管理,在繁琐的日常备货中找到对于供应商评价的管理手段。以备货验收环节为例,在统计数据中,全部出现补货的手术中共涉及四个供应商。其中,某供应商数量最多,提示医院后续要加强对该供应商的监督管理,也为医院对于供应商的行为评价以及再次遴选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基于备货验收的数据,还发现个别医生在医用耗材验收数量和实际使用数量方面差距悬殊,低于同科室同类型同年资医生的平均使用率,提示医院应关注消毒成本。对此,北大医院医学装备处协同医务医政管理部门,和主刀医生进行沟通,尽量缩小验收与实际使用之间的差距。
思 考
耗材成本管控不是机械地控制用量
医用耗材管控绝不是控制哪类耗材不能用,也不是机械地控制用量,而是将医用耗材的管控回归临床应用,真正做到合理使用,而且要体现精细化、多学科、价值医疗等理念。耗材管理不仅要回归产品,更要回归患者需求。
医用耗材管控并不是医疗机构某一个管理部门的工作,应杜绝“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要多和临床沟通。应强化医疗机构多管理部门的专业联动以及医学装备管理专业化学科建设。作为医用耗材的主要管理部门之一,医学装备管理部门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医用耗材本身技术先进性和使用安全性的学习,帮助临床更好地遴选医用耗材,提供规范化的操作培训。
信息化建设是医用耗材管理能否具有科学数据支撑的重要基础。如何将患者的医疗数据和管理部门的医用耗材使用数据相结合,是医用耗材管理必须思考的问题。
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装备处处长 张璐璐
原标题:《经济管理年·设备耗材精准管理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耗材管控回归患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