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毕业初入职场还是部门里的小卡拉米,经过几年的打磨后,年龄、经验、阅历的增加逐渐成长到了如今的独当一面,在事业上的精进随之而来的还有工作强度的提升,除了对于自己精神与身体的压力外,对我办公设备的压力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之前,一台普通的轻薄本或台式机便可以轻松完成日常工作,那时我只需要在办公室中轻度的处理下Office三件套、后台挂上一个到两个的聊天工具即可,而如今,我需要处理大量的网页、资料、office三件套、更多的后台贮存以及时常要用到对性能要求更强的应用,与此同时还经常有着外出办公的需求,咖啡馆、展会、采访、飞机上、火车上,随时随地的工作已然成为了常态,一台普通的轻薄本显然已经不能很好的应付工作了。
当下一台标准配置的轻薄本,普通办公顶得住,其他任务就很吃力了
于是我便开始重新审视起我的办公工具,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是真正适合我的呢?或者说类似的需求,什么样的设备是最优解?当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和使用习惯,适合每个人的设备也都不尽相同,本篇文章只是针对我自己的需求和习惯来进行讨论的。
一、性能羸弱,轻薄本的最大弊端
CPU的性能在这几年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提升,这确实是事实,并且当前的轻薄本还多采用了标压CPU以尽量提升性能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但其性能也就仅仅是能处理一些普通办公或轻度剪辑、PS等,和“重活”依然是无缘——例如当下的主流标压CPU,哪怕是剪辑多条4K 60fps视频+少量的特效的情况下,剪辑、预览过程中的卡顿和龟速的导出速度实在是会让人崩溃,或者说,主流CPU+核显的配置对于这种需求本身压力就太大了,压根不是这种配置的主流使用场景。
并不算特别重度的4K视频剪辑+少量特效,流畅度并不算好
续航也谈不上让人“放心”,续航本应该是轻薄本的优势,但这个优势仅仅是对于“X86平台”来讲的。一直以来X86平台的笔记本受制于芯片能耗比、系统层面优化的原因,续航虽代代有提升,但如果想要使用它舒适的进行全天办公——连接wifi、蓝牙+正常屏幕亮度,哪怕是主打续航能力的轻薄本也难以很好的完成,再加上电池的损耗,笔记本的续航能力持续下降,在外办公时我对它的续航焦虑一直存在。
一般来讲PCMARK10的续航测试能大于10小时就算很不错的成绩了,可实际使用起来要缩水很多
最后就是扩展性与重量了。在资料数据越来越膨胀的今天,哪怕是1TB硬盘也多少有点不够看了,例如我前段时间在用的一台笔记本,使用了不到3个月,硬盘容量已经到了一半,这还是在配合了一个1TB移动硬盘共同使用的情况下,而普通的轻薄本根本不具备硬盘扩展能力,要想增加容量只能更换硬盘,重新做系统+导资料,想想也够烦的。
假以时日,硬盘真的不够用了
内存也是同理,目前轻薄本大多标配LPDDR5x 16GB内存,锁死了内存扩展性,这要是MacOS还够用,而在Windows环境下,32GB内存对我来说属于刚需了,CPU往往不是日常办公的瓶颈,内存的压力则更大。
开机之后开启工作中一些必要的应用后,基本就快80%的内存占用了
重量也是一个小问题,普通的14英寸轻薄本本体重量为1.3KG~1.4KG左右,加上适配器的重量,说实话不算重但也并不算轻了,如果是单人单背包出差,放在包里也还比较占地方。
总之,轻薄本已经不能再满足我的使用需求了。
二、游戏本?性能是够了但是...
把轻薄本排除完后,该来看看游戏本了。
游戏本的性能绝对够强,在高性能独立显卡和更强的性能释放下,对于我来讲性能是绝对够用了,游戏本的扩展性也相对较好,一般都是双内存插槽+双硬盘位,但除了性能和扩展性外,游戏本存在的弊端还是让我无法选择它。
游戏本的外观往往都更加浮夸,或者换句话说,游戏本的质感普遍偏差,试想在严肃场合下你从包里拿出了一个游戏本...,就算别人不尴尬,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妥。再次就是重量了,动辄2KG++大适配器的重量,我可不想背着他满世界转。
游戏本也还是不妥,他完全不能满足我移动办公的需要。
拯救者算是“最不浮夸”的游戏本之一了,但是这样的造型和重量依然让我无法选择
三、全能本...似乎是个好选择?
随着芯片能耗比的日益提升,标压处理器和高性能的独立显卡也被塞进了质感又高、又薄的模具当中,这似乎是个能够同时兼具性能、便携和一定续航能力的选择(一些高端全能本还支持集显模式输出)。
对于较短时间的离电使用,热切换的集显模式还是很有用的
但实际上全能本对我来讲还是拥有两大弊端的,续航能力弱、缺乏性价比。续航能力在轻薄本那一块就讲过了,X86平台确实没有办法让我没有续航焦虑的从早到晚使用一整天。性价比整体也是偏低,动辄8000甚至上万的价格实在让我望而却步,核心硬件和性能释放对比同配置的游戏本差距太大,自然我也清楚全能本和游戏本的差别不能用的性能相比较,但这样的差距,还是很难让我下定决心再去入手一台“在很多方面根本无法满足我需求的”的全能本。
四、那么到底该选择什么呢?
是的,那么该选择什么呢?笔记本似乎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了,我着眼于其他领域,最终我发现了一套真正能够满足我需求的设备:迷你主机Mac Mini+平板电脑。
首先,迷你主机具备一定的便携性,如果真的有需要一些活拿到家里做,那么迷你主机是可以完成的,偶尔移动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性能则是为何选择Mac Mini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Windows迷你主机还是以核显机型为主,市面上少量带高性能独显的迷你主机价格也都不低,于是苹果的Mac Mini便是我的最佳选择,目前的基础版本M2芯片就可以为我常用的视频剪辑给予非常强劲的性能支持了,16GB的内存在MacOS系统下就已经相当够用,不过硬盘容量就不能指望太多了,苹果那如金子般的“存储”能够选配到16GB内存就已经到我能接受的极限了,想要硬盘扩展就需要额外的移动硬盘了,在资金不富裕的情况下只能有所取舍了。
至于移动办公,我对性能的需求比较低,更看重续航能力,移动办公时更多的是码字与记录,平板电脑在满足这一需求的同时可以给我更持久的续航能力,与此同时它相比于笔记本也更加便携,充电方式也更方便,与当前的手机共用充电头与数据线即可。
14英寸的平板小米平板6 Max本体重量也还远不到1KG
在型号的选择上,当下搭载了骁龙870以上的SoC即可满足需要,低到联想小新Pad Pro 12.7,上到苹果iPad Pro、三星Galaxy Tab S9 Ultra均可满足,搭配一个第三方或官方的键盘套就可以让我在外办公时更舒服的进行工作,很好的消除了我的续航焦虑。
目前一些平板中也有了PC版的WPS
除了硬件外,软件也是需要我考虑的问题,毕竟两台设备之间需要协同联动,尤其是我最常使用的文档类应用,于是我选择了WPS会员,通过WPS云空间可以实时保存,出差和外勤码好的Word回到办公室直接就可以打开继续编辑或者保存到本地。
365GB的云空间也还够用了
如此一来,对于性能、便携与续航的需求就可以同时得到解决,当然,看到这里,肯定会有朋友们想到苹果M芯片的MacBook,一个设备即可完美解决这些需求,不过还需要考虑价格,一台M2芯片+16GB+256GB的13.6英寸MacBook Air就要10000块了,而Mac Mini+平板的组合要便宜几千元。
五、写在最后
在我的工作生涯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后,实际情况已经对办公设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毕竟是“吃饭”的家伙什,肯定要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给到最好,我要考虑更换一套更好的设备来完成我的工作了。
每个人的用机需求都不尽相同,可能对于大多数朋友们来讲一台普通的轻薄本就完全能够满足需要,又或者是在办公室放一台哪怕配置不那么高的台式机也可以完成工作。总的来讲,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