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6月1日,斯诺登曝光了美国监控项目“棱镜计划”的细节,掀起轩然大波。“棱镜门”事件发生迄今已近10年,美国在网络空间依然毫无收敛,在肆无忌惮继续着全球范围内监听活动的同时,还颁布了酝酿许久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试图从战略层面“重建美国网络社会契约”,进而堂而皇之地利用网络霸权来排挤打压他国企业、干涉他国内政。
拜登政府日前公布的美国2024财年预算中大幅增加网络安全支出,拨付高达262亿美元的“大单”用以实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重点保障了国土安全部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国务院网络空间与数字政策局、国防部网络司令部等战略主要执行部门。美国各部门也积极表态抛出各项落实举措:国防部意图在已有142支网络任务部队的基础上再增加5支;证券交易委员会顺势推出证券市场的网络安全新规,强制金融机构及时报告数据泄露事件;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立即成立网络物理韧性工作组,负责为总统提供网络安全态势方面的建议等。这些动作均反映了美国网络战略的危险演变。
一是对内祭出监管棒,政府干预更加深广。《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要求改变美国以往单纯基于多利益攸关方自律的网络安全保障模式,通过强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设置网络安全基线标准等,意在全美建立更加统一的网络安全态势。
二是对外开启“全武行”,网络行动更加频繁。《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出台时机非常微妙,华盛顿此前已充分借助俄乌冲突在国内造势,营造出一种“明显且即刻”的网络紧急态势,为松绑网络“动武”扫清障碍。《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充分肯定“前置防御”“持续接触”“前沿狩猎”等进攻性策略,公然授权美军可“逼近源头”对外国基础设施开展行动。从“隐蔽”到“公开”,美网络军事行动扩大化将是大趋势。
三是对外露出霸凌面目,以强凌弱更加猖狂。拜登政府意图通过《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布局“决定性十年”中的网空策略,不仅给我国贴上网络空间“最广泛、最活跃、最持久的威胁”标签,同时大搞产业链重构、科技问题政治化,试图重塑半导体供应链,抢占下一代基础设施高地,动员全政府、全社会参与“技术战”“标准战”“芯片战”等。从华为到TikTok,华盛顿罗织罪名更加荒诞,网络安全政策更趋政治化、意识形态化。
美国在构建自身网络霸权的路上越走越远,给国际网络空间带来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国际网络空间稳定受扰。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进一步放松对网络战的限制,必然会刺激美国安局、中情局等加快研发新武器、试验新技术,在行动上更为随意,将加剧网络空间的军事化、武器化。美国囤积的大量网络武器也将成为网络空间的火药桶,无论是有意泄露还是“大意失窃”,一旦被非法利用,将再次引发全球性的网络安全事件,导致网络空间失衡失序。
其次,国际网络空间信任受损。华盛顿在网络空间肆意搞威慑,直接冲击网络空间的信任基石,即使是它的盟友在美国更具攻击性的网络行动面前也难以幸免。法德等国对此已表现出强烈不安。法军网络防御司令部指挥官在2022年12月就曾警告,美国的“前沿狩猎”行动“过于凶狠急切”,实质可能是美国后续在欧洲实施网络间谍活动的烟雾弹。
最后,国际网络空间生态受害。美国在网络空间滥用制裁、任意污名,网络霸权行径不断升级,将其制造全球政治对立、挑动阵营对抗、掀起意识形态冲突等地缘政治招数搬到网络空间,进一步加剧全球互联网的碎片化、阵营化,国际网络空间生态受害,国家间的网络互信受创。
面对美国网络战略的危险演变,我宜做好战略应对。一是要有效管控美《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走细落实带来的现实风险,特别是在网络行动、技术断供、意识形态炒作等方面。二是要着力提升我国网络治理能力,既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自主自立的步伐,也要持续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成果。三是着力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中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团结更多力量,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作者是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