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MSFT)$ Meta 平台和微软在各自最新的 2024 年第四季度财报以及 2025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中,表现均超出预期。
尽管两家公司对本季度的营收预期都较为保守,但只有 Meta 继续赢得投资者青睐,而市场对微软的信心却有所动摇。
市场对两家公司财报发布后的不同反应,凸显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下一个前沿发展领域 —— 即可定制智能体 —— 的价值。
新兴的智能体人工智能主题很可能是今年推动大型科技公司估值提升的关键催化剂,Meta 和微软凭借自身优势将成为主要受益者。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变革持续快速演进,近几个月来,智能体人工智能主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在 Meta 平台(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ETA)和微软(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SFT)开启的最新科技财报季中,人工智能智能体和定制化助手成为热门话题。这一最新发展进一步证明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消费者和企业场景中的应用愈发重要,其价值主张也得到强化,从而巩固了这项新兴技术的增长前景。
具体而言,Meta 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其最新的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Meta 管理层着重强调了他们对智能体人工智能机遇的关注。在整个电话会议中,“智能体” 和 “助手” 这两个词至少被详细提及 10 次,均与 Meta 正在进行的人工智能发展相关。其应用家族板块仍将是主要的推广渠道,管理层预计 Meta AI 今年晚些时候将成为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智能体。这与 Meta AI 迅速扩大的月活跃用户基数(MAU)相符,自推出以来仅一年多的时间,该数字就已激增至 7 亿。这一数字也正迅速接近 Meta 通常在转向商业化前关注的 10 亿月活用户门槛。
与此同时,微软在财报中相对较少提及智能体人工智能主题。但即便如此,它仍是主要受益者之一。通过利用其庞大的消费者和商业用户基础,微软成为下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智能体的重要推广者。从其通过在基于云的生产力工具套件中部署 Copilot 实现技术货币化的先发优势,便可看出这一点。随着使用成本因近期 DeepSeek 的轰动效应而不断降低,大众市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智能体的广泛采用最终也将使 Azure 受益。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特别是智能体部署的不断扩展,两家公司势必成为主要受益者。这将支撑两家公司实现额外的增长加速和持续的利润率扩张,这对于证明它们各自较高的资本支出轨迹的合理性至关重要。
Meta 平台 —— 在人工智能智能体上加倍投入尽管 Meta 对第一季度的营收展望较为保守,但市场对 Meta 乐观预计 2025 年将成为人工智能 “真正重要的一年”,尤其是在智能体部署领域,表示赞赏。具体而言,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强调 Meta AI 是这一新兴增长机遇的主要受益者,其迅速增长的用户基础也佐证了这一点。
管理层目前计划分两个阶段将其智能体人工智能发展进行货币化。首先在 2025 年,通过在现有业务中进行内部部署,然后在 2026 年及以后,对新的产品进行外部商业化。
在内部,Meta 在智能体人工智能和个性化人工智能助手方面的探索将通过三个主要领域为公司释放增量价值:
提升员工效率:扎克伯格本月早些时候宣布,Meta 预计其人工智能智能体能力今年将达到与中级工程师相当的水平。在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这一说法再次被提及,强调了员工效率提升有望推动利润率扩张。随后,该公司宣布计划在 2025 年前用更有能力的员工取代 5% 的 “表现最差者”,这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观点,即这可能预示着 Meta 未来将在人工智能驱动下提高效率和生产力。促进用户参与度增长:Meta 还计划利用支撑其智能体人工智能发展的自有 Llama 模型来改进其推荐系统。预计这将加强用户对 Meta 应用家族的参与度,并直接使其核心广告业务受益。为广告商提供增值服务:近年来,Meta 对人工智能的熟练运用在重振其定向广告业务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过去一年广告价格的持续上涨就证明了这一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广告效果提升。这些进展为 Meta 在长期内推出为广告商定制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智能体提供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机会。我们预计,这项创新将通过进一步优化广告活动到部署的流程,显著提升广告商的价值,并加强广告资金在 Meta 应用家族平台上的分配。与此同时,管理层明确表示,Meta AI 驱动的智能体的直接货币化可能会在 2026 年及以后成为重点。目前,管理层在细节上大多保持沉默:
“我想为我们今年即将发布的产品保留一些惊喜和乐趣。我已经透露了一些关于 Llama 4 计划的细节,我相信技术人员会很感兴趣,因为我们之前从未谈及此事。但对于今年即将推出的其他产品,我就不再多说了。不过就是我之前提到的那些不同方面,比如 Meta AI。我确实认为 Llama 4 的发布将会非常令人兴奋。”
来源:Meta 平台 2024 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记录
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确实看到 Meta AI 智能体在外部货币化方面有两个关键机会,这将为公司的长期收入增长轨迹增添助力:
付费订阅:从长远来看,Llama 4 的原生多模态功能可能会增加付费用户订阅的价值主张。在我们看来,通过 Meta AI 融入高端 Ray - Ban 智能眼镜,已经初步观察到了有利的终端市场需求前景。该智能眼镜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进行分析,并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输入。WhatsApp 商业版:从长远来看,Meta 不断发展的商业消息平台也为 Meta AI 智能体在商业用例中的货币化提供了补充。回顾可知,WhatsApp 商业平台已成为应用家族板块中增长最快的收入来源之一。由于其大多数 WhatsApp 商业用户是注重成本的面向零售的中小企业(SMEs),该应用成为可定制 Meta AI 智能体的关键分发渠道。具体而言,零售行业目前是人工智能替代的最佳切入点。它是最大的客户服务行业之一,对专业技术知识的门槛要求不高,这使其成为智能体人工智能部署和强化训练的理想媒介。鉴于个性化人工智能智能体在降低商家人工成本、提高生产力和推动可扩展性方面已被证明具有潜力,从长远来看,这项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 WhatsApp 商业版对注重成本的中小企业的吸引力,并增强该收入来源的增长前景。Meta 在新兴的智能体人工智能机遇中的其他竞争优势还包括开源其底层的 Llama 模型。考虑到外部贡献,这有望以成本高效的方式推动其长期创新:
“关于开源,我认为对我们来说,最好的类比就是我们在开源计算方面所做的事情。当时我们不是第一个构建该系统的。所以当我们着手构建时,将其专有化并没有太大优势。所以我们分享了它。然后很多行业采用了我们的做法,并将创新反馈给我们。通过对其进行标准化,这意味着整个供应链都围绕它进行标准化构建,这使得价格对每个人来说都更合理。”
来源:Meta 平台 2024 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记录
我们已经从中国最新的 DeepSeek 创新中看到了开源模型开发的成本效益。该模型已被证明开发和使用成本更低,有望提高采用率。Meta 开源的 Llama 模型在降低使用成本方面也有类似前景,这将从根本上鼓励更多的采用,并为目前成本高昂的部署带来增量规模优势,从而有效地形成一个降低使用成本的良性循环。
微软 —— 各层面的受益者与 Meta 不同,微软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其在人工智能价值链各层面(涵盖基础设施、数据和终端用户应用程序)的关键作用。因此,面向大众市场的智能体人工智能部署的增加将全面惠及微软的业务。
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层面,微软将受益于智能体人工智能部署的出现所推动的向推理工作负载的加速转型。与训练不同,从长远来看,推理工作负载将成为计算能力的主要消耗点以及云市场总规模(TAM)扩大的驱动力。目前行业预测,到 2025 年年中,推理活动的周期和支出将是训练的 “两倍”。人工智能宠儿英伟达(NVDA)最近也重申了这一广阔机遇,称推理将进一步推动对图形处理器(GPU)的需求。
从根本上说,我们认为微软在 2026 财年有望实现大幅增长,届时 Azure 的数据中心容量供需平衡将得到改善。与 2025 财年因当前计算能力限制而形成的较低基数相比,2026 财年 Azure 加速增长的前景将更加明显,同时预计智能体人工智能驱动的推理需求将激增,这将进一步推动 Azure 的发展。与 Meta 相比,这是微软在新兴的智能体人工智能机遇中的独特优势,因为 Meta 并不向外部客户出售计算能力。
与此同时,在数据和终端用户应用层面,微软和 Meta 会有重叠。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直接竞争。在数据方面,我们认为两家公司都是新兴智能体人工智能主题的主要赢家,因为它们都从各自生态系统中积累的大量第一方数据中受益。然而,它们将从不同的领域受益。虽然微软拥有庞大的消费者和商业用户基础,但由于其在企业软件领域的长期领先地位,我们认为它在商业领域的数据优势比 Meta 更好。与此同时,鉴于 Meta 的商业模式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以及其应用程序对零售消费者的高度曝光,Meta 将更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
这种差异化的数据优势意味着微软可能在企业智能体人工智能用例方面表现出色,而 Meta 将如前文所述,在面向中小企业和零售消费者的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在微软最近推出的 M365 Copilot Chat 中可见一斑,这将扩大其现有 Copilot 产品的市场总规模。
具体而言,Copilot Chat 允许没有 Copilot 附加订阅的企业 M365 用户通过基于使用量的计费模式访问 Copilot 和智能体功能。在我们看来,这一策略对于微软来说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因为它消除了订阅付费墙的固有限制,并将这一新兴功能推广给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这也将进一步实现微软对其庞大的 M365 商业用户基础的货币化,使企业用户能够根据各自的需求灵活扩展 Copilot 的使用。与之前可能阻碍采用的仅订阅模式相比,Copilot Chat 基于使用量的收入模式还提供了一个中间渠道,有可能解锁向每月 30 美元附加订阅的追加销售机会。
基本面考量综上所述,在新兴的智能体人工智能主题背景下,微软和 Meta 都具备增长加速和持续利润率扩张的良好条件。
对于 Meta 而言,其分两步走的智能体人工智能部署策略 —— 先内部后外部 —— 将增强其提升收入表现的能力。可定制的 Meta AI 智能体不仅将推动 Meta 为其应用家族和 Reality Labs 产品的用户提供新颖、引人入胜的体验,而且这一新颖功能还将成为对增量用户参与进行货币化的新途径。
除了增加收入增长外,Meta 预计其人工智能智能体与中级工程师的性能相当,这也将开启进一步的利润率扩张前景。具体而言,在 2023 年大规模裁员后,软件工程师目前是 Meta 薪酬最高且人数最多的员工群体。
(此处截图显示内容可能有误,来自领英 - Meta)
这凸显了人工智能与 Meta 主要人工劳动力的性能相当,为利润率扩张提供了机会。Meta 最近计划进一步淘汰公司内表现不佳的员工,这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前景,这表明随着智能体人工智能变得更智能且部署进一步增加,效率提升的潜力巨大。随着人工智能使用成本预计下降,最终收益将进一步提高,DeepSeek 最近已成为这一概念的 “验证实例”。
(此处截图显示内容可能有误,来自作者)
对于微软而言,Copilot 和相关的智能体人工智能部署可能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被企业用户广泛采用。具体来说,微软企业需求环境的动态与 Meta 有很大不同。Meta 凭借其庞大的消费者用户基础和大量的移动应用曝光,能够相对较低的门槛立即从智能体人工智能中获益。而微软的企业采用通常需要在董事会层面通过成本效益考量来证明其合理性,并且实施过程漫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实现。
相反,智能体人工智能主题预计将主要通过 Azure 使微软受益,因为这一新功能只会增加推理驱动的计算需求。最近一项首席信息官(CIO)调查传达的良好需求前景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其中 Azure 仍然是首选的公共云服务提供商,董事会将 Azure OpenAI 服务列为优先支出领域。
如前文分析所述,2025 财年结束后,不断增加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上线,这也凸显了微软在增长实现方面的巨大空间。再加上新兴智能体人工智能机遇带来的推理利好,微软近年来计算投资的规模化部署也有望从持续的利润率扩张中进一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