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较2020年3月增长8885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位26.2个小时,较2020年3月减少4.6个小时,相当于每天平均上网时长3.7小时。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动了从个体、企业到政府全方位的社会数字化转型浪潮。在个体方面, 疫情的隔离使个体更加倾向于使用互联网连接,用户上网意愿、上网习惯加速形成。网民个体利用流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获取信息,借助网络购物、网上外卖解决日常生活所需,通过在线政务应用和健康码办事出行,不断共享互联网带来的数字红利。在企业方面,疫情的出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加速键”,在线办公、在线交易等线上化运营方式为企业在特殊时期保持正常运转提供了支撑。在政府方面,政府的数字化应急能力和在线政务服务能力在疫情下不断"淬炼”,在线服务指数由全球第34位跃升至第9位,迈入全球领先行列。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全社会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重要抓手。
疫情按下数字化加速键
人均每周上网时长26.2个小时
根据《报告》显示,2020年1至12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1656 亿 GB。截至 2020年12月,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为345万款,较2019年减少22万款。APP数量排在前四位的占比合计达59.2%。其中,游戏类 APP数量达88.7万款,占全部APP数量的比例为25.7%。日常工具类、电子商务类和生活服务类APP数量分别达50.3万、34万和31万款,分列第二、三、四位,占全部APP比重分别为14.6%、9.9%和9%。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较2020年3月提升0.4个百分点。网民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笔记本电脑上网、电视上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2.8%、28.2%、24.0%和22.9%,均较2020年3月有所降低。
与此同时,截2020年12月,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 26.2 个小时,网民每周人均上网时长较2020年3月减少4.6小时。
互联网向中老年渗透
50岁以上网民占比升至26.3%
除了供给侧,在消费侧,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较2020年3月增长8885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的网民总体规模已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左右。
截至2020年12月,20-29岁、30-39岁、40-4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7.8%、20.5%和18.8%,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3月的16.9%提升至26.3%,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期内,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群体占比分别为40.3%、20.6%;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3月的17.2%提升至19.3%。月收入在2001-5000元的网民群体占比为32.7%;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为29.3%;有收入但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下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5.3%。
"健康码"助9亿人通畅出行
互联网为抗疫赋能赋智
2020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互联网显示出强大力量,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起到关键作用。疫情期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码”,累计申领近9亿人,使用次数超过400亿人次,支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一码通行”,大数据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作用凸显。同时,各大在线教育平台面向学生群体推出各类免费直播课程,方便学生居家学习,用户规模迅速增长。受疫情影响,网民对在线医疗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进一步推动我国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分别为3.42亿、2.15亿,占网民整体的34.6%、21.7%。未来互联网将在促进经济复苏、保障社会运行、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农村网民规模超3亿
网络扶贫成效显著
截至2020年12月,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较2020年3月增长5471 万。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较2020年3月提升9.7个百分点。近年来,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带动边远贫困地区非网民加速转化。在网络覆盖方面,贫困地区通信"最后一公里被打通,截至2020年11月,贫困村通光纤比例达98%。
在农村电商方面,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对832个贫困县全覆盖,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由2014年的18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79万亿元。"直播十电商”等网购新业态蓬勃发展,网络扶贫让新业态向农村地区延伸,手机成为新农具、电商成为新农活,既方便了消费者,又促进优质农副产品"走出去”,实现了多赢。
网络扶智也不断加速,学校联网加快、在线教育加速推广,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99.7%。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以信息化支撑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预警和救助服务不断完善。远程医疗实现国家级贫困县县级医院全覆盖,全国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2%。
网络零售连续八年全球第一
有力推动消费"双循环"
自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2020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10.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6 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2亿,较2020年3月增长7215万,占网民整体的79.1%。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网络零售不断培育消费市场新动能,通过助力消费"质"量双升级,推动消费"双循环”。
在国内消费循环方面,电商激活城乡消费循环和闲置商品流转。随着下沉市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和服务不断完善,工业品和农产品在城乡间的商品流和信息流进一步实现高效畅通。一方面电商平台通过小程序和直播等方式加速下沉渗透,满足中低收入群体基本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农产品则借助"产地仓十销地仓”、产地直播、渠道联动等电商模式加速实现销售。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带动了以二手消费为代表的消费方式变革,闲置经济的发展为商品循环流转提供了新动力。截至2020年 10月,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新增闲置物品销售相关企业已达13万家,较去年同比增长50%。截至2020年12月,二手电商用户规模已达5266万。二手电商通过吸引更多消费个体参与到消费内循环体系中来,加速推动了商品的二次流转。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方面,跨境电商发挥稳外贸作用,自贸协定助推开放新格局,将进一步促进形成国际国内开放的双循环格局。
外卖平台激活下沉市场
带动上游餐饮企业数字化转型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19亿,较2020年3月增长2103万,占网民整体的42.3%;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18亿,较2020年3月增长 2106万,占手机网民的42.4%。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 年外卖业务成为美团收入的重要保障,其战略地位愈加明显。同时,饿了么持续投入百亿补贴加速向下沉市场扩张,外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由此带动市场呈现一系列新变化。这一方面加速推动本地生活服务生态进一步形成。外卖业务积累的千万用户、百万商家和配送体系等重要资产,正在逐步成为平台构建本地生活服务生态体系的基石。平台商葱外卖应用出发,实现点线面体全方位的数字化生活服务生态,有助于推动数字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另一方面,激活下沉市场服务业模式创新。平台在下沉市场的有序竞争,在满足当地市场用户差异化需求的同时,有助于推动当地的服务业模式创新和数字化升级。
同时,带动产业上游餐饮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动餐饮业数字化进程,外卖成为助力产业转型的重要手段。在激烈的用户端竞争之外,外卖平台尝试通过技术和模式创新赋能餐饮商户端,寻求企业服务市场的新发展机遇。如美团频繁收购餐饮SaaS服务商,饿了么通过商家中、客户关系管理、小程 序、二维码等一套工具体系,助力餐饮企业实现业务数字化。外卖平台加速产业上游的渗透和服务扩张,有助于推动餐饮产业进一步朝向标准化和品牌化的方向升级。
网络支付使用率近九成
数字货币试点进程全球领先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54亿,较2020年3月增长8636万,占网民整体的86.4%。网络支付通过聚合供应链服务,辅助商户精准推送信息,助力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移动支付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通过普及化应用缩小我国东西部和城乡差距,促使数字红利普惠大众,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2020 年,央行数字货币已在深圳、苏州等多个试点城市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数字货币将进一步优化功能,覆盖更多消费场景,为网民提供更多数字化生活便利。
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超 1 亿
节目质量飞跃提升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较2020年3月增长 7633 万,占网民整体的93.7%。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亿,占网民整体的88.3%。
近年来,匠心精制的制作理念逐渐得到了网络视频行业的认可和落实,节目质量大幅提升。在优质内容的支撑下,视频网站开始尝试优化商业模式,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产出优质短视频内容,提升短视频内容占比,增加用户粘性。短视频平台则通过推出与平台更为匹配的"微剧"“微综艺”来试水,再逐渐进入长视频领域。
2020年,短视频用户规模迅速增长,各短视频平台一方面加大支付领域的布局,形成自身电商交易闭环,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凭借其先发优势取得不俗成绩,同时也面临政策监管的风险。
网络直播成新购物方式
不良内容监管加强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17亿,较2020年3月增长5703万。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88亿,较2020年3月增长1.23亿;游戏直播的用户规模为1.91亿,较2020年3月减少6835万;真人秀直播的用户规模为2.39亿,较2020年3月增长3168万;演唱会直播的用户规模为1.90亿,较2020年3月增长3977万;体育直播的用户规模为1.38亿,较2020年3月减少 7488万。
以电商直播为代表的网络直播行业在2020年实现蓬勃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促消费,网络直播成为拉动经济内循环的有效途径。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双重背景下,网络直播作为"线上引流十实体消费”的数字经济新模式,完美契合了上述需求,因而成为发展新热点。
随着疫情期间用户线上消费习惯的加速养成,直播电商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受到用户喜爱的新兴购物方式。数据显示,在电商直播中购买过商品的用户已经占到整体电商直播用户的66.2%,其中17.8%用户的电商直播消费金额占其所有网上购物消费额的三成以上。
不过,直播平台不良内容的管理也在进一步加强。2020年6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对31家主要网络直播平台的内容生态进行全面巡查,视违规情节对相关平台采取停止主要频道内容更新、暂停新用户注册、限期整改等处置措施。8月,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工作进行再部署,着力于提升直播平台文化品位,引导用户理性打赏,规范主播带货行为,促进网络直播行业高质量发展。其次,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密集出台。这些规范性文件将有助于网络直播行业淘汰无序从业者,实现长期繁荣发展。
上市企业市值再创新高
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在境内外的总市值达16.80万亿人民币,较2019年底增长51.2%,再创历史新高。我国网信独角兽企业总数为207家,较2019年底增加20家。互联网企业集群化发展态势初步形成。
从企业市值集中度看,排名前十的互联网企业市值占总体比重为86.9%,较2019年底增长2.3个百分点。从企业城市分布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集中了约八成互联网上市企业和网信独角兽企业。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市场包容度和覆盖面不断增加,更多地方政府也正积极培育本地创新创业公司及独角兽企业,有望最终形成“4+N”的发展格局。
数字政府建设扎实推进
在线服务水平全球领先
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切实提升群众与企业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服务支撑。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8.4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50亿,占网民整体的85.3%。数据显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0.7948,排名从2018年的第65位提升至第45位,取得历史新高,达到全球电子政务发展“非常高”的水平,其中在线服务指数由全球第34位跃升至第9位,迈入全球领先行列。各类政府机构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线上化,服务种类及人次均有显著提升;各地区各级政府“一网通办”“异地可办”“跨区通办”渐成趋势,“掌上办”“指尖办”逐步成为政务服务标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采写:南都记者 田爱丽 马宁宁 徐冰倩 汪陈晨
编辑:田爱丽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