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图标幕后作者:设计皆是匆忙完成
央视国际 2007年06月17日 08:39 来源:
身为Google徽标首席设计师,29岁的韩裔黄正穆(丹尼斯·黄)已成全球当红“幕后艺术家”,其作品虽未进入画廊或博物馆内展览,但是拥有近亿全球“粉丝”。Google徽标并非日日换,月月换,它的随机性比较强,每逢重大节假日或艺术家诞辰,黄正穆都要亲自为其操刀。他只是将自己很少一部分时间用来进行创作,就足以掀起阵阵波澜。
以感恩节火鸡为主体元素的Google徽标
以日本元素为基调的Google徽标
置入DNA双螺旋结构的Google徽标
Google徽标首席设计师黄正穆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诺克斯维尔,在韩国首都首尔的郊区度过了他的童年岁月。其父曾是首尔大学环境地理学教授。很小时候的黄正穆就对韩国正统艺术教学方法并不感冒,他抱怨说:“他们的确拥有一套非常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当你画静物时,他们希望你精确地按尺寸来画。如果从理想状况来看,以这种理念画出的作品必定千篇一律。”
认为自己将成“穷得快要饿死的艺术家”
等到要上中学时,黄正穆就随全家一起移民至美国。为了适应在美国的生活,黄正穆必须面对一句英语都不会说的窘境。整个中学时代,黄正穆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把英语说得更为地道。亚洲人所特有的勤奋和潜质,让黄正穆最终走进了斯坦福大学艺术系的大门,那里自由而积极的学术风气令其无比动心。“教授们就如同你的同学。”黄正穆如此回忆说。
虽说跻身于全球一流学府,黄正穆对自己的未来并不乐观,他觉得吃艺术这碗饭的人,十有八九均呈落魄之态。他坚信自己将来能够成为艺术家,但是更大可能属于那种“穷得快要饿死的艺术家”。
一次偶然的机遇就彻底改变了黄正穆的一生。2000年,也就是黄正穆刚进入斯坦福大学不久,一名房地产顾问介绍他成为了Google公司的网络管理员。那时的Google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看不出未来有什么大的气象。黄正穆当时就从暑期实习生干起,等到上到高年级时,他的优异表现让其在Google获得了每周工作40小时的“待遇”。
坚决反对将徽标设计同宗教挂钩
等到黄正穆快要从斯坦福大学毕业之时,Google似乎开始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它希望在各方面都要与众不同。这家公司动起徽标的心思,尝试下大力气将其设计成五花八门的模样。首个创意来自于Google创始人赛吉·布林和拉里·佩奇,灵感源自纪念内华达沙漠火把节。
后来,徽标的创意设计工作就落到黄正穆的肩上,据其后来解释说:“那只是因为在这家非常小的公司里,我是惟一学艺术专业的。”黄正穆的“涂鸦”有趣而充满想像力,有时甚至透着稀奇古怪和令人困惑的气息。
2004年2月3日,访问Google站点的网民发现其徽标中,有一个“O”在数学方程式的背景下被描绘成飓风的形状,其设计思路就是纪念法国数学家加斯顿·朱利亚的诞辰。
黄正穆感觉难度最大的设计就是为纪念艺术大师而创作的徽标,他说:“我一直在研究艺术史,试图模仿他们的风格成为了我最大的压力。”例如,在纪念印象派大师莫奈诞辰时,Google的徽标就变成梦幻般的蓝色,上面点缀着睡莲,这是向莫奈的名画《睡莲》致敬。
黄正穆的设计思路并非完全天马行空,无所顾忌,他是有一定原则的。首先,他坚决反对将徽标设计同宗教挂钩,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比如,圣诞节通常只使用诸如雪人等与宗教无关的图形;其次,黄正穆希望此类“涂鸦”是有趣的,是应时应景的,而非宣传Google的企业理念或Google所推崇的事业。
向来以“玩”的心态在Google工作
如今的每个季度,黄正穆都会同由副总裁和创意总监等组成的团队开会讨论应该推出何种“涂鸦”,以满足Google用户的心理需求。黄正穆介绍说,除了研究日历之外,他们还要关注世界各地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在发生,或者那些曾在某个领域做出重要成就的“牛人”的生日。
每次,一个新设计的徽标推出后,黄正穆都会收到成百上千的电子邮件。他说,如果徽标设计“特别令人吃惊”的话,他收到的电子邮件会数以万计。每当他搞定一个“涂鸦”,黄正穆首先就会拿给赛吉·布林和拉里·佩奇审阅。“他们拿着我的设计作品,而我屏住呼吸,等待‘生死裁决’,这个过程绝不会无聊。”黄正穆在其博客上这样描述那种情形时的状态。
黄正穆向来都是以“玩”的心态在Google工作,他还在博客中写道:“我在这个公司里的小作品变成了如此之酷、如此有创意、如此Google式的东西,我感觉自己很爱这份工作。”
裸体雕塑“涂鸦”被斥为伤风败俗
“高手藏匿于江湖”,黄正穆很看重来自于热心网民的建议。2004年6月,一名法国天文学家给黄正穆发了一封邮件,告诉他,在24小时内,金星会飞过太阳圆面,并留下投影,这是人类等待了122年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黄正穆当即动手设计了一个“金星凌日”版的Google徽标,其中Google的第二个“o”被设计成太阳,其上有个代表金星的黑点。
黄正穆将这个设计送给赛吉·布林和拉里·佩奇审阅,结果两个人都为此叫好。黄正穆认为Google是一家有趣的公司,所以独特的设计很容易就会通过。2005年,美国各地的图书管理员联合请求黄正穆为美国图书馆周设计一个“涂鸦”。黄正穆成人之美,迅速推出以美国图书馆周为基调的Google徽标。为此,黄正穆还收到了来自图书管理员们的礼物包。
当然,并非所有创意设计都会赢得鲜花和掌声,稍有不慎,“鸡蛋和西红柿也会扑面而来”。黄正穆早年曾设计了一个以感恩节为题材的Google徽标,结果被来自于巴西、澳大利亚和其他南半球国家的Google用户批评为“北半球中心主义”。黄正穆后来总结说,徽标设计必须考虑周到、再周到。也有少许设计令黄正穆背上骂名。
纪念大师米开朗琪罗诞辰的“涂鸦”由于使用了裸体雕塑,而被众多Google用户斥为伤风败俗。
坦言“涂鸦”之作皆是匆忙之中完成
黄正穆一直保持很平和的心态,他很享受同Google用户之间的互动,而这种互动也强化了用户对Google的忠诚度和黏性。2003年,黄正穆将DNA的双螺旋结构置于Google徽标中,以此纪念DNA发现50周年。本来这件事,过去也就过去了。
但是,最近,发现DNA的科学家之一詹姆斯·沃特森亲自向黄正穆“索要”一份当年DNA“涂鸦”的打印签名版,这让年轻人极为激动,他反复念叨说“简直不敢相信”。
尽管早已功成名就,黄正穆依然冷静处事,与人为善。就是到现在,黄正穆在Google的办公室并不显眼。
一台拥有三个屏幕的大型电脑占据办公室的大部分空间,其他空间也就随便堆着放满东西的盒子。在电脑键盘旁,摆放着一个电子绘图板,这就是他用来创作的“杀手锏”。如今,黄正穆依旧担任Google的网管,管理一个大约30人的团队。他工作中的大约80%到90%的时间用于维护Google网页,每年仅设计大约50个Google徽标。令人吃惊的是,黄正穆毫不讳言,那些“涂鸦”之作通常都是匆忙之中完成的。不过,黄正穆的粉丝们认为,就算是那些设计堪称漫不经心,也足以令他们欢呼雀跃。
(马晶)
责编: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