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2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8 17:44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五十条规定,编制本报告。

  一、总体情况

  2021年,市国资委认真落实《北京市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委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积极推进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工作,不断丰富政务公开内容和形式,全面提高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机关执行力和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主动公开情况

  做实主动公开。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办要点、本市要点的要求,做好国资监管领域主动公开工作。截至12月底,市国资委官网累计发布各类信息1128条,网站浏览5545.18万次,同比上升25%。动态调整和及时更新市国资委主动公开全清单,并按照清单内容标准和公开时限全部在网站进行了公开。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年报编制新要求,强化执行公开,按季度向社会公开承担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执行情况、公布市国资委2021年度绩效任务。

  做深政策解读。全年通过市国资委网站、首都建设报、国资京京等多种渠道对政策文件进行宣传解读,提高了解读的时效性和影响力。落实主要负责人“第一解读人”职责,主要负责同志在“国资京京”微信公众号、北京晚报、北京日报、产业论坛分别对《北京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等多个文件进行解读发布。

  做细政务咨询。深入发挥主任信箱作用,加快和规范网民留言办理处置。2021年收到主任信箱信件187件,网民留言271条,全部按时予以回复,政民互动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国资京京”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完善“留言互动”功能,收到留言千余条,拉近了市国资委官微与粉丝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有效、积极地互动。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2021年,我委共新收112件信息公开申请,2020年结转2件信息公开申请,合计114件,已办结110件,结转2022年4件。其中70件答复为“予以公开”,2件答复为“部分公开”,2件答复为“不予公开”,23件答复为“无法提供”,1件答复为“不予处理”,12件答复为“其他处理”。本年度针对我委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0件,行政诉讼0件。

  (三)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落实全市集约化平台建设要求,加强信息公开与融媒体平台的协同,依托“国资京京”微信公众号,向市管企业和市民重点推送,提升宣传效果。紧扣国资国企热点,设置和更新“揭秘‘七一’大庆有我”等十余个专题栏目,及时播报国企改革发展成就,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此外,我委不断夯实信息公开工作主体责任,加强日常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邀请专家就信息公开、网络舆情、舆论引导、新媒体传播开展市国资委系统专题培训。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全年新制发规范性文件3件,均在市国资委网站发布并进行政策解读,现行有效文件总数达到59件。

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全年共处理信息公开申请114件,110件当年办结,4件结转下年办理,均完成了在信息公开办理平台登记办理工作。

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全年未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1年,市国资委政务公开工作在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的有力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公众期望仍有需提高之处。主要是政策文件主动公开比率还不够高。主要原因是市国资委不行使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大部分政策文件仅对市管企业适用,不涉及社会大众,不属于主动公开范畴,故占比不高。

  2022年,我委将认真落实全市政务公开工作部署,紧紧围绕重点工作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提高政策文件主动公开比率。进一步做好信息公开属性源头管理,严把审核关,加强依申请公开向主动公开动态调整,逐步扩大主动公开比率,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切实以公开推动工作落实,提升服务水平。二是提升政府信息公开与融媒体平台的协同效果。灵活运用图表图解、音频视频、卡通动漫等形式,向企业和市民重点推送,增强信息推送的精准性、到达率和适用度,提高信息公开效果。三是完善办理流程加强政民互动交流。对信息公开的流程进一步梳理完善,依托市国资委官网和“国资京京”微信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不断提升政策解读的时效性,确保企业和群众看得懂、好理解、愿互动。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年度发出收费通知的件数和总金额以及实际收取的总金额均为0。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